唐宪宗有一次醉酒后,见郭贵妃不在身边,便对其侍女郑氏说:“听说相士算出,你可以生下天子,让我来试一试。” 说这话时,殿内烛火摇曳,熏香的烟气都带着酒味。 郑氏跪在地上,头埋得更深了。她不敢抬头,也看不清皇帝的脸。 地砖冰凉,贴着膝盖渗得人发慌。郑氏攥着裙摆的手心里全是汗,耳朵里嗡嗡响,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比殿外的漏声还急。相士那话是前几日在御花园角落说的,当时她给贵妃摘花,恰巧听见相士跟老太监嘀咕,原以为是句没人当回事的闲话,怎么就传到皇帝耳朵里了,还是在他醉成这样的时候。 殿里的酒味裹着熏香,呛得她鼻子发酸。她偷眼往旁瞟了瞟,案上的酒壶倒在一边,剩下的酒顺着桌沿往下滴,在青砖上洇出一小片湿痕。皇帝的鞋尖就在她眼前不远,绣着的金龙沾了点酒渍,看着竟没平时那么威严,反倒透着股荒唐。 “怎么不说话?” 皇帝的声音含糊着,带着酒气,“难不成相士算错了?” 郑氏忙把头又往下低了低,几乎要碰到地砖:“奴婢…… 奴婢蒲柳之姿,怎敢劳陛下挂心。相士胡言,当不得真的。” 话没说完,声音就抖了,她知道这话违了皇帝的意,可除了这么说,她实在想不出别的。她不过是贵妃身边端茶递水的侍女,今儿穿的衣服还是补过袖口的,哪敢想什么 “生下天子” 的事。 皇帝笑了声,笑声里也带着酒气。他弯下腰,捏着郑氏的下巴往上抬。郑氏被迫抬头,撞进他带着醉意的眼里,那眼里没什么情意,倒像是在看件稀奇物件。烛火晃了晃,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试了才知道当不当真。” 他松开手,郑氏的下巴上留着道红印,她又赶紧低下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掉。她知道自己没法子拒,宫里的人,命就像殿里的烛火,风一吹就可能灭,皇帝一句话,就能把她从尘埃里拎起来,也能随手碾下去。 那晚之后,郑氏还是回了贵妃身边当差,只是贵妃看她的眼神多了些打量。她照旧端茶、铺床,只是夜里总睡不安稳,梦见殿里的烛火一直摇,摇得人心慌。谁也没把那夜皇帝醉酒的话太当真,毕竟宫里的闲话比御花园的花还多,可谁也没想到,后来真就应了相士的话 —— 郑氏后来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唐宣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