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不怀好意!泰国官方反咬中国一口!   中泰这对邻居,早些年的合作早就你中有我,谁

不怀好意!泰国官方反咬中国一口!   中泰这对邻居,早些年的合作早就你中有我,谁也离不开谁。   2025年前两个月,两边的贸易额就飙到1488.8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1.9%,这速度甩了全球平均水平好几条街。   中国往泰国运的东西里,八成都是人家搞制造业最需要的家伙 —— 钢铁板材、机器设备、汽车零件这些,泰国一年造的200万辆汽车里,六成车身钢板都得靠中国供应。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在泰国也没少下功夫,泰中罗勇工业园里挤了150多家中国公司,光钢铁相关的就占了近两成,给当地人创造了5万多个工作岗位。   本以为这么深厚的合作根基能换来彼此的信任,可泰国官方却突然翻了脸,对着中国钢铁企业来了两回“反规避调查”。   2023年9月,泰国先拿热轧钢板开刀,说中国企业改了合金成分,把合金钢板变成了普通钢板,就为了躲反倾销税,一下子扯上鞍钢等17家企业,涉案金额差不多4.2亿美元。   到了今年8月,他们又把矛头对准高碳线材,说江苏永钢、沙钢这些企业通过马来西亚转口,假装不是中国货,这操作让中国企业和舆论都摸不着头脑。   要说泰国这么干有啥道理,那真是站不住脚。   中国驻泰使馆早说过,中国企业在泰国做生意,向来守当地规矩,产品定价也是凭真本事竞争。   中国钢铁能卖得好,靠的是规模大和技术硬,比如鞍钢的第三代汽车用钢,强度比泰国本地的高三成。   泰国自己的数据也显示,2025年一季度他们钢铁产业产值涨了6.8%,利润率稳定在5.2%。   既然如此,那泰国为什么还要这么做?背后其实有两本账。   一方面是被外人逼着,美国这两年老拿原产地规则说事,2024年搞的《通胀削减法案》要求进口钢铁全产业链本土化才能给补贴,不然就加 25% 的税。   泰国每年给美国送120万吨钢铁,是东南亚第二大供应国,怕被当成转口跳板,只能盯着中国钢铁查。   另一方面是泰国自己家里的事,本土钢铁企业像暹罗钢铁这些,年产能还不到1000万吨,连中国沙钢的三十分之一都赶不上。   这些企业在成本和技术上拼不过中资企业,眼看市场份额被一点点挤压,就不断向泰国商业部施压,打着“保护本土产业”的旗号要求限制中资。   面对这情况,中国这边也没闲着。   企业层面,中集集团在泰国的钢材加工中心,把中国原材料的比例从七成降到三成,改买欧洲、韩国的钢材,既躲了调查,又带动当地供应链整合。   政府层面,今年2月,中泰又签了12项合作协议,从高铁到数字经济都有,还特意说了要建立“贸易摩擦快速协商机制”。   说到底,这点摩擦动摇不了中泰合作的大盘。   中泰铁路全线通车后,物流时间能从5天缩到28小时,泰中罗勇工业园三期也正在建,打算吸引50家新能源企业,帮泰国搞电动汽车产业升级。   这些项目的价值,比那点钢铁贸易摩擦大得多。   泰国这次反咬一口,不管是被外人逼的还是自己算小账,都得看清形势,中泰合作这么深,靠耍小聪明搞调查根本不顶用,真把中国企业惹急了,最后吃亏的还是泰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