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在树上的两个日军跟血人一样,一个喉管被切开已经断气。另一个则被几个欢声笑语的士兵,你一刀我一刀地捅扎。 这一幕,惊得美军中校乔恩斯.理查德目瞪口呆,身为美军和澳军的联络官,他当即上前制止。一个满脸痞气的澳军中士,嘴里叼着雪茄,满不在乎地说:“老兄,你家可能不在珍珠港,可我家在达尔文”。 1943年6月,美澳联军在新几内亚拿骚湾登陆。这是占领萨拉马瓦后,乔恩斯第一次目睹了澳军士兵残杀日俘的一幕。 以下是乔恩斯回忆录中的两段描述: “澳军只要抓到日军俘虏,就会组织士兵进行刺杀,刺杀完毕之后前往新战场。而剩下的日军俘虏,则留给下一批士兵。澳军将杀死的日军俘虏做为战果,并以杀死日本士兵为荣,到处炫耀。” “经常能看到澳军士兵在背后的武装带上插着日军的手臂,有一个也有几个,问其原因,回答是代表个人战绩的奖励”。 对澳军士兵疯狂的行为,乔恩斯表达了严厉的谴责: “日本发动东亚战争,我们提供了物资上的极大支持,可是日本恩将仇报,竟然偷袭珍珠港,造成2000多名海军将士阵亡,因此美国人也十分痛恨日本。我们当然知道,日本占领新加坡时后,杀害了上万名澳军战俘,还轰炸了达尔文市,因此澳大利亚人痛恨小日本,和我们的心情一样。可没想到他们竟然这样干,文明人不应该丧失起码的人道准则。” 其实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澳军士兵将日军俘虏的手臂砍下一只,然后把日俘扔进一个深坑,每天把军营产生的粪便倾倒进坑内。日俘因为出血、伤口感染、饥饿等原因,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1943年10月,澳军总司令托马斯.布莱梅上将,见日军俘虏太多而需要更多的士兵看守,于是下达了一道“清理”的命令,将老弱病残释放。可是调皮的澳军故意把命令当成了“清除”,用日俘当射击或刺杀的靶子。到年底时,2000多个日军战俘,只剩下了100多人。澳军帅哥不无得意地说:日军不是喜欢用中国人当活靶子吗?现在就让他们亲自尝尝这个滋味。 笔者心情大悦。 因为新几内亚的日军,正是参加了“七七事变”的日军第20师团,是杀害佟麟阁、赵登禹将军的元凶,参与了著名的“固安屠杀”、“井店村惨案”等十多起大屠杀,是一支欠下中国人累累血债的野兽部队。 此后,日军对澳军惧怕到了骨子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