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啥不杀陈赓,明明陈赓吃里扒外? 蒋介石和陈赓的事情,得从上世纪20年代讲起。那时候国共合作,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生,蒋介石当校长,两人师生关系铁着呢。1925年东征平叛陈炯明,战场上蒋介石差点儿栽跟头,陈赓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从那以后,蒋介石就把陈赓当成心腹,格外器重。陈赓文武双全,国民党内人缘好,黄埔同学都服他。 后来国共分裂,陈赓坚定跟共产党走,成了蒋介石眼中的对头。可蒋介石念旧情,没忘那份救命恩。1933年,陈赓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中腿受伤,去上海治病。没想到因为顾顺章叛变,国民党盯上钱壮飞家属,陈赓去照看钱家闺女时被抓。抓到人后,国民党没敢动刑,蒋介石特意下手令保护,还找医生给他治腿,好吃好喝伺候着。 蒋介石不放心,1933年4月1日让人把陈赓从上海押到南京,又转南昌,他要亲自见见这个老学生。见面时,蒋介石感慨陈赓瘦了,想拉他回国民党阵营。陈赓没买账,直戳蒋介石当年教导的“瘦吾身而肥天下”,说现在国家更乱。蒋介石碰了几次钉子,没辙,只好把人送回南京软禁。 这事传开后,社会各界炸锅了。宋庆龄和蔡元培带头营救,找律师上法庭辩护。宋庆龄还跑到南昌,当面问蒋介石是不是要杀救命恩人。蒋介石脸上挂不住,只能嘴上答应放人。黄埔老同学也坐不住了,宋希濂他们几十人联名上书,讲师生情谊。黄埔系是蒋介石的军事骨干,这压力让他骑虎难下,杀陈赓等于自毁长城。 内外夹击,蒋介石扛不住,暗中松绑。安排宋希濂看管陈赓,这俩本来就是黄埔铁哥们儿,宋希濂睁眼闭眼,陈赓1933年8月顺利脱身,回到了革命队伍。蒋介石明知陈赓“吃里扒外”,却下不了杀手,一来顾忌救恩,二来怕失人心,三来社会舆论压顶。 这故事不光是个人恩怨,还反映国共那段复杂历史。国共本是一家,都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只是国民党走偏了路。陈赓脱险后,继续为党工作,建国后授大将。15年后,1950年宋希濂在西昌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关进功德林,陈赓去看他,提供帮助。宋出狱时,陈赓在门外接,两人旧谊不改。 两岸中国人血脉相连,政见分歧挡不住民族大义。蒋介石不杀陈赓,也算他有点底线,没彻底忘本。可国民党反动本质不变,杀害多少革命志士。陈赓的经历告诉我们,革命道路曲折,坚持信仰才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