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心酸了!”7月27日广东佛山,有一名房东的房子需要装修,所以请来了装修工人为房子装修。当他中午准备去查看房子的时候,发现这名装修工人用几块木板拼在一起,正在跟女儿躺在木板上午休。 7月27的佛山,气温逼近40度,在一处待装修的房屋内,房东按惯例前往查看装修进度,却在工地现场目睹了令人心酸的一幕。 只见装修工陈师傅(化名)用几块废旧木板临时拼凑成"床",和6岁的女儿挤在上面休息,闷热的室内没有空调,父女俩被热得满头大汗,小女孩的碎花裙早已被汗水浸透。 陈师傅来自粤北山区,妻子在老家照顾生病的母亲,暑假期间,女儿无人照看,只能跟着父亲到工地,每天清晨5点,陈师傅骑着电动车载着女儿和工具箱,穿越大半个城市赶往工地,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成了父女俩最珍贵的相处时光。 这样的场景在建筑工地并不罕见,据住建部统计,全国建筑业农民工超过5000万人,其中约30%面临子女暑期无人照管的困境,佛山作为制造业重镇,每年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仅建筑装修行业就有近20万从业者。 陈师傅的遭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房东李先生事后表示,看到父女俩的处境,立即打开了临时电源,将风扇对准木板,陈师傅醒来后连声道谢,小女孩看到风扇转动,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装修工人的收入看似不低,日薪普遍在300-500元之间,但扣除房租、生活费和寄回老家的钱,所剩无几,城市托管班动辄每月2000-3000元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是沉重负担,更多时候,带着孩子上工地成了无奈之举。 农民工子女暑期照管难题背后,反映的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深层矛盾,这些劳动者为城市建设挥洒汗水,却难以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合力。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解决方案,深圳部分街道开设了"小候鸟"暑期班,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免费托管服务,东莞一些工业园区建立了职工子女暑期活动中心,这些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陈师傅的故事在网络传播后,不少热心市民主动提供帮助,有教育机构愿意为小女孩提供免费暑期班,有爱心人士送来了折叠床和风扇,但陈师傅说,最让他感动的是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城市的繁华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像陈师傅这样的劳动者在默默付出,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建造了城市的天际线,却常常被忽视在城市的边缘,那块简陋的木板床,承载的不仅是父女俩疲惫的身躯,更是一个群体在城市中艰难求生的缩影。 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存状况,需要制度层面的系统设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每一个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的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这不仅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更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