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冬,北京城大雪纷飞,畅春园里69岁的康熙皇帝卧病在床。这位曾有诸多功绩的帝王,此时正因儿子们的纷争心力交瘁。
太子被两立两废后,其余九位成年皇子都觊觎皇位。大阿哥性子急躁,因言行不当被训斥革爵。八阿哥则善于经营名声,获“贤王”之称,还拉拢了几位兄弟,包括远在西北的一位皇子。
四阿哥看似对皇位不感兴趣,整日在家吃斋念佛,实则暗中结交了负责京城治安和手握兵权的官员。康熙病重后,四阿哥搬进畅春园侍疾,其他皇子及后宫之人想探望,都被以“需静养”为由拦在外面。
十二月初七深夜,康熙清醒后想见远在西北的皇子,传信之人却喊来了四阿哥。等其他皇子赶到时,康熙已离世,传信之人当场取出遗诏,宣布由四阿哥继位。
八阿哥一党反应激烈,有人想撕遗诏被拦下,八阿哥则面色惨白,沉默离去。
四阿哥继位后,处置了曾与他作对的兄弟,有的被改名圈禁,有的遭圈禁多年,连伺候康熙多年的老太监也被治罪。
民间对其继位的争议至今未断,疑点集中在康熙死因、遗诏公布时间及相关安排上。
四阿哥在位十三年,实干有为。面对国库空虚的状况,推行了“摊丁入亩”,减轻百姓负担;实施“火耗归公”,规范地方财政。他还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将继承人名字密封后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待驾崩再公布。
康熙晚年对儿子们的争斗或许是有意观察,他深知治理大国所需的人才特质。八阿哥虽有贤名,但可能过于温和;四阿哥看似不起眼,实则有手腕、够果决,或许正是他心中合适的人选。
若当年那位西北的皇子未被派往外地,或康熙能多在世几年,历史或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不管怎样,四阿哥确实把前人留下的难题处理得颇有成效,为后续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网友热评:
康熙儿子众多,争斗激烈,最终四阿哥低调胜出。如今遗诏已公布,有满汉蒙三种文字,所谓“十改于”的说法,恐怕是受影视剧影响。
四阿哥在位时极为勤政,却遭“弑父杀兄”的传言困扰。如今遗诏曝光,总算澄清,但可见当时反对者的舆论影响力。
那位西北的皇子因在外领兵,未能及时得知消息,回京后皇位已易主,堪称“信息滞后误事”。
其实,关于四阿哥继位的争议,一半源于政治斗争的余波,一半是民间八卦的传播。虽遗诏证明“十改于”是谣言,但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总有人觉得“真相不止于此”。
“如果当年那位西北的皇子没被派去外地,历史会不会改写?你觉得康熙心中属意谁?”评论区等你探讨。
信息源:
百度百科《九子夺嫡》
中华网《雍正继位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