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后的人生账本,总透着股被时代推着跑的仓促。 出生时赶上 "独生子女" 政策收紧,邻居家为了生二胎被拆了瓦房; 上小学那年,择校费像道门槛,父母攥着皱巴巴的钞票求校长通融; 好不容易熬到大学,公费生的福利成了历史,每年五千学费压得全家喘不过气; 毕业时碰上 "不包分配" 的头班车,揣着简历在人才市场挤成相片; 等攒够首付买房,房价早已翻着跟头往上蹿; 再看身边的 90 后同事,出生时政策已经松动,大学扩招轻松挤过独木桥,买房有父母的公积金兜底,如今生娃,国家还巴巴地把补贴送上门。 我们生娃时,街道大妈揣着超生罚款通知单蹲在单元楼门口; 现在 90 后生娃,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补贴申领表上门登记。 朋友圈里有人发段子:"当年躲在玉米地里生二胎,现在坐在政务大厅领补贴;当年为了少交罚款虚报年龄,现在为了多领补贴精确到出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