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老美的反应真是慢半拍,现在才明白,东大这是拿台湾做钓饵,准备围点打援。一旦战事爆

老美的反应真是慢半拍,现在才明白,东大这是拿台湾做钓饵,准备围点打援。一旦战事爆发,美国在日韩的驻军以及军事基地,都成了我们的固定“靶场”。

西太平洋的地缘博弈如同一盘未下完的棋局,台湾岛恰似一枚关键的棋子,牵动大国间的战略角力。美国迟迟未能看透中国以台湾为饵、围点打援的深远布局,直到2025年才幡然醒悟,其在日韩的军事基地已成解放军火箭军眼中的“靶场”。这一战略的精妙与威慑力,不仅重塑了亚太的军事格局,更让人们对未来的地缘局势充满好奇:中国如何步步为营?美国又将作何应对? 在西太平洋的地缘战略中,台湾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长期被美国视为“第一岛链”的核心支柱。美国通过在日本、韩国等地部署军事基地,试图以台湾为抓手,限制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的通道。自冷战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了以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普天间陆战队基地和韩国平泽汉弗莱斯军营为核心的军事网络,形成了看似坚不可摧的遏制体系。然而,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2020年代初,台海局势持续升温。美国频繁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战机逼近中国领空,试图通过高调的军事动作展示力量。2022年,美国高官多次访问台湾,公开承诺提供军事支持,试图强化其在亚太的战略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解放军加大了在台海周边的军事演习力度。2022年的环台军演展示了强大的区域控制能力,2024年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进一步升级,解放军在台湾周边部署了多重封锁线,模拟切断岛内补给通道。2025年,解放军双航母编队前出西太平洋,逼近关岛,展现了远海作战的实力。美国“华盛顿”号航母紧急调动,却难以应对解放军的体系化作战能力。这一连串动作表明,美国的“岛链战略”已逐渐失去效力。 中国的“围点打援”战略以台湾为诱饵,旨在颠覆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所谓“围点”,是指在台海冲突爆发时,解放军迅速对台湾实施全面封锁,切断其海上和空中通道。2024年的演习中,解放军在台湾海峡和东部海域布设封锁线,舰艇、潜艇和战机协同行动,雷达锁定台湾的关键军事设施,模拟对港口和机场的精准打击。这一战术将台湾变为孤岛,迫使美国做出反应。而“打援”则是战略的关键,针对美国从日韩基地派出的增援力量。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驻扎着美军F-15和F-22战机,普天间基地部署了海军陆战队,集中了驻日美军70%的兵力。然而,这些设施距离中国大陆仅数百公里,完全处于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的射程之内。东风-26导弹,射程可达4000公里,配备高爆或穿甲弹头,精度达到米级,发射后十余分钟即可命中目标。解放军的“饱和打击”战术通过多枚导弹同时发射,确保摧毁目标的雷达站、跑道和弹药库。韩国平泽的汉弗莱斯军营是美军全球最大的海外基地,驻扎超过4万名士兵,配备坦克和直升机,但其距离中国山东半岛仅数百公里,处于解放军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的覆盖范围。2023年黄海实弹演习中,解放军火箭炮部队展示了高精度打击能力,数百枚制导火箭弹精准命中目标,表明对近距离目标的压制能力。韩国国内对美军基地的抗议活动也为战时行动增添变数,2023年平泽附近的抗议活动持续数月,民众反对“萨德”系统部署,社会矛盾削弱了美军的行动自由。 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漏洞日益暴露。关岛作为后方基地,距离台海较远,但解放军的双航母编队已展现出远海作战能力。2025年,辽宁舰和山东舰在西太平洋展开联合演习,舰载机、反舰导弹和电子战飞机协同行动,形成立体的“拒止”网络。美军舰队难以靠近,通讯系统频频受干扰,暴露出其体系化作战能力的不足。解放军的火箭军装备从近程到洲际的东风系列导弹,配合055型驱逐舰和093B型核潜艇,构建了覆盖第一和第二岛链的打击体系。2025年的演习中,解放军模拟了对冲绳和平泽基地的联合打击,导弹发射车在黄土高原整齐列阵,发射后尾焰划破夜空,精准命中模拟目标。美国逐渐意识到,其在日韩的基地已从战略资产变为战略负担。 美国的战略误判源于对形势的错误评估。长期以来,美国认为中国不敢采取军事行动,依赖其技术和市场,认定“第一岛链”能够有效遏制中国。然而,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颠覆了这一假设。东风系列导弹覆盖范围广、精度高,海军和空军的远海作战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