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当“00后”遇见“银发族”!沂蒙大地上演一场跨越时空的温情之旅

大众网记者刘臻臻通讯员尹蒙蒙曹天娇褚福洋潍坊报道

盛夏七月,绿意盎然。在沂蒙山区,一群身穿红马甲的“00后”青年志愿者与满头银发的老人不期而遇,在温情与专业的交汇中,谱写出一段段动人的故事。7月18日至7月21日,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红穗青苗”志愿服务队深入临沂市沂水县许家湖镇,开展为期四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养老服务、传承红色精神、践行青年担当,让青春在服务中绽放绚丽之光。

[专业入户]康复服务送上门,00后“小老师”展现硬实力

7月19日,志愿服务队分组走访红石官庄村,为半失能老人提供一对一的康复训练与健康指导。

在第一户人家,常年卧床的王奶奶迎来了“康复小教练”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养老照护赛道银奖获得者居星辰同学。她先为老人进行肌力评估,再手把手教授上下肢训练动作,还特别示范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重点动作。测完血压后,她将老人磨损严重的高血压药的服用方法和时间细致地写在纸条上贴在药盒上,交代给老人家属。

第二户李奶奶因高血压和长期卧床导致四肢萎缩,手指无力。队员们围在床边,教授家属简单的手指操,演示上下肢动作训练,指导家属如何预防压疮,同步调研居家照护难点。队长认真记录照护信息,轻声询问老人家属:“平时照顾最累的时刻是什么?”“夜里老人起夜多不多?”他们用真心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

[养老院“反差萌”]一曲对唱,唱响属于两代人的青春回忆

7月20日上午,队员们来到沂水县金鹏颐年园养老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及学习调研活动。8楼活动厅里传来阵阵悠扬歌声。“东方红,太阳升……”奶奶们底气十足,歌声铿锵有力。“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志愿者们歌声温暖有力。两代人深情对唱,气氛欢快温馨。原本宁静的活动厅瞬间变成了欢乐的“音乐厅”。

队员们随机采访了一位精神矍铄的退休老校长,老人向队员们介绍了到养老院生活的感受,谈对年轻人的期许,构建起了心里关怀与知识传承的双向桥梁。

随后,队员们结合专业特点、课题研究与养老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交流,增强了队员们的职业认同感、厚植职业情怀。

中心负责人对志愿服务队的专业素养和服务组织能力给与高度评价,希望与学校在志愿服务、人才培养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养老中心为试点,打造多元化特色服务品牌,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红色康养课堂]跟红嫂学“陪伴的智慧”

7月20日下午,服务队来到红嫂祖秀莲故居和沂水博物馆,沉浸式学习沂蒙精神,追寻红色记忆、汲取信仰力量。在一件件展品前,队员们被“沂蒙红嫂”冒死救援伤员的无私事迹深深打动,队员们默默记录下红嫂冒死救伤员的事迹。“我们要将红嫂精神转化为服务老人的耐心与责任,把温情与敬意注入每一次陪伴。”一位队员感慨道。

博物馆内的标语,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养老不仅是身体的照护,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心灵的对话。“那是一种不用说出口的爱。”一位队员感动地说。

[实地调研]探访新型养老模式,为服务赋能未来

7月21日,志愿服务队走访康苑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春风养老水岸华庭日间照料中心,深入了解农村居家养老的新路径。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分析与工作人员交流,队员们对“机构—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从身体康复到心理慰藉,从硬件设施到人文关怀,队员们在调研中不断思考—未来,我们如何成为让老人安心、子女放心、社会满意的养老服务人才?

这场温暖的“下乡之旅”虽已接近尾声,但“红穗青苗”们种下的点滴关爱,正悄然在沂蒙大地生根发芽。当青春遇见银发,不只是专业的传递,更是一场关怀与理解的双向奔赴。这份爱与责任的接力,仍在继续,永不止步。

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以“专业所长”对接“老人所需”,以专业服务践行初心使命,以红色故事涵养精神力量,以实地调研助力乡村发展。下一步,智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子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民生,书写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