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1972年,警方押送一个女犯回太原,可一转眼女犯就不见了,远方传来火车的汽笛声,警方朝着飞奔的身影,抬手就是一枪,女犯倒在血泊中。 1972 年的夏天,山西境内的铁路线上出了件怪事。 好几趟列车接连丢了东西,有乘客的黑皮包,有货车上的塑料拖鞋,甚至还有外国代表团的财物。 最让人头疼的是,没人见过小偷的正脸,只知道那是个年轻女人,身手快得邪乎,能在飞驰的火车上跳窗跑掉,两米多高的墙说翻就翻,连派出所的屋顶都拦不住她。 铁路公安查了好几个月,线索就像断了的线,怎么也接不上。 直到有一天,山西天镇县九庵庙的村民送来一封遗书,办案的民警才猛地拍了下大腿:就是她! 遗书是庙里的大默和尚写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无奈。 信里说,三年前的秋天,他在庙后草堆里捡着个饿昏的姑娘,叫宋莲萍。 那姑娘说自己是河北人,爹妈没了,想去内蒙古找亲戚,结果迷了路,一路讨饭才到这儿。和尚心善,留她在庙里住下,给她熬米汤、找衣裳,把她当亲闺女似的照顾。 住了没俩月,宋莲萍见和尚每天天不亮就练功,一会儿纵身跳过门槛,一会儿踩着墙根往上蹿,眼睛都看直了。 她天天缠着和尚,又是哭又是磕头,说想学点本事防身,不然一个姑娘家在外头总被欺负。 和尚一开始不答应,怕她学坏,可架不住她软磨硬泡,甚至拿绳子往房梁上挂,说不教就死在庙里。 没法子,和尚只好点头。接下来两年,宋莲萍学得比谁都卖力。 天不亮就起来扎马步,跟着和尚练拳脚,学怎么借力翻高墙,怎么从高处跳下来不受伤。 到后来,两米多高的院墙,她助跑两步就能翻过去;从庙门口那棵老槐树上跳下来,稳稳当当,连尘土都不带动的。 和尚看着她的身手,心里又喜又忧,总念叨:“功夫是好东西,可千万别用错了地方。” 可该来的还是来了。1971 年春天,和尚发现自己攒了一辈子的 2890 块钱不见了 —— 那是他几十年敲钟、做法事攒下的养老钱,用布包了三层,藏在床底下的砖缝里。 而宋莲萍,早就没了踪影。 和尚又气又急,一病不起。临终前,他让村民找来纸笔,颤巍巍地写下遗书,把宋莲萍的来历、学武的经过、偷钱跑掉的事全记了下来。 再三嘱咐:“这姑娘心术不正,一身本事要是用在歪道上,准得出大事,你们一定把信交给派出所。” 这封信送到公安手里时,正好赶上 425 次列车的失窃大案。 有个乘客报案,说自己装着 100 多块上海牌手表的黑皮包被偷了,那些表在当时值 1 万多块,够普通工人挣十几年的。 乘警回忆,当时看到个年轻女人鬼鬼祟祟,刚要盘问,对方抬手就把他推倒,钻进厕所 “哐当” 锁了门,等砸开门一看,窗户大开着,人早就没影了。 那时候火车正开得飞快,正常人跳下去非死即残。 结合遗书里说的 “会轻功”“河北口音”,民警立刻把目标锁定在宋莲萍身上。 很快,有线索传来:宁武县城有个外地女人,总在街边偷偷卖塑料拖鞋、上海牌手表,长得左眉角有颗痣,跟遗书里描述的一模一样。 民警悄悄摸过去,果然在一个旧货摊前看到了她。 宋莲萍见势不妙,身子一矮就往旁边的院墙冲,手在墙头上一按,整个人像片叶子似的翻了过去。 等民警绕过去追,她早就没了影 —— 后来才知道,她是从派出所后院的屋顶破洞跑的,那洞是早年漏雨时修补的,谁也没想到她能从那儿钻出去。 这之后,宋莲萍更嚣张了。她不光偷火车上的东西,连招待所里外国青年代表团的行李都敢动。幸好巡逻的民警反应快,喝止无效后开枪打中了她的手腕,这才把她按住。 可谁也没料到,押往太原的路上,她还在耍花样。 趁民警不注意,她猛地挣开手铐,朝着旁边飞驰而过的货车就冲过去 —— 她大概还想靠那身轻功跳上去逃跑。 民警连声警告,她却跟没听见似的,脚步越来越快。 无奈之下,民警只好开枪,子弹穿透了她的胸膛,24 岁的宋莲萍就这么倒在了铁路边。 后来,九庵庙的老村民说起这事,总叹气:“大默和尚当年教她功夫,是想让她能自保,谁能想到她偏要往歪道上走。” 就像民国时的 “燕子李三”,明明有飞檐走壁的本事,却专干偷鸡摸狗的营生,到头来,一身能耐没成护身符,反倒成了催命符。 宋莲萍要是能把那身功夫用在正地方,哪怕去当个杂技演员,或者帮着铁路部门巡查线路,也能有个安稳日子。 可她偏要贪那点不义之财,一步步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这世上的本事从来不分好坏,关键是看握在谁手里,用在什么地方 —— 可惜,她到死都没明白这个理。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