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杭州,水上乐园里的一场本该轻松的公司团建,却以一声惨叫和一纸骶骨骨折的诊断书,画

杭州,水上乐园里的一场本该轻松的公司团建,却以一声惨叫和一纸骶骨骨折的诊断书,画上了痛苦的句号,乐园方只愿提供5000元“人道主义赔偿”。 7月5日,刘先生和女友岳女士怀着轻松的心情,加入了公司在水上乐园组织的团建活动。水上乐园里最刺激的项目之一——“大喇叭”,成了他们挑战的目标。 这个项目要求四人一组,乘坐一个巨大的皮划艇,从高耸的滑道上俯冲而下,在巨大的喇叭状结构里来回摇摆,体验失重与离心的快感。 按照规定,工作人员为刘先生和岳女士称重,两人均在45-90公斤的合格范围内。随后,他们被安排与另外两名游客同乘一舟。 岳女士回忆,与她同侧的女士身形相仿,但坐在刘先生对面的那位男士,却显得异常壮硕。“我男友112斤,他对面坐的那个游客看起来近200斤,比他重了太多了。”岳女士说。 近乎一倍的体重差,让岳女士心生疑虑。在皮划艇即将被推下轨道的那一刻,她特意向工作人员确认:“这样安全吗?”得到的回答是简短而笃定的:“不会出事。” 这句承诺,在几秒钟后就被刺耳的现实击碎。当皮划艇进入“大喇叭”主体,巨大的冲力和严重失衡的重量分布,让皮划艇发生了可怕的倾斜。 “我们这边整个翘起来了!”岳女士惊恐地回忆道。体重较轻的刘先生,在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下,瞬间被从皮划艇上甩了出去,重重地摔在滑道上。 欢乐的尖叫变成了痛苦的呻吟。经医院诊断,刘先生骶骨骨折。医生告诉他,疼痛将持续一个月,而骨骼完全愈合,则需要漫长的三个月。 这次意外,不仅给刘先生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更直接冲击了他的职业生涯。由于公司出于信息安全考虑,不允许居家办公,带伤的他无法正常工作,这个季度的绩效考核注定垫底,年终奖和职级晋升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整个项目安全措施做得一点都不好,人滑到轨道后完全没有安全保障,全靠手抓着手柄,连安全带都没有。” 岳女士认为,乐园在安全设计和现场管理上存在重大疏漏。他们整理了医疗费、交通费和误工费等直接损失,共计3万余元,向水乐园方提出赔偿。 然而,他们得到的回应却如一盆冷水。杭州开元森泊水乐园的一位管理人员坚称:“水乐园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员工操作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 他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查看监控后并未对员工的操作提出异议。保险公司也仅愿意承担30%的赔偿。 经过三次沟通,乐园方最终给出的方案是:“5000元人道主义赔偿,外加一些乐园门票等福利。”面对刘先生一方的诉求,乐园方给出的最终建议是:“为维护合法权益,建议消费者走法律途径。” 从“不会出事”的口头承诺,到“建议走法律途径”的冰冷回应,刘先生和女友的心,也随着这次经历沉入了谷底。 这起纠纷的焦点在于:水乐园方“按规定操作”了,是否就意味着可以免除所有责任?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乐园方强调设备合规、员工按说明书操作,这只是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基础,而非全部。安全保障义务是一个动态、全面的责任。 在本案中,尽管单个游客体重符合45-90公斤的要求,但四名游客之间巨大的体重差是否会带来额外的、可预见的风险? 操作说明书上是否对“同艇游客最大体重差”有明确限制?如果没有,这恰恰说明其安全预案存在重大疏漏。经营者不能用“纸面上的合规”去掩盖“现实中的风险”。 当岳女士对体重差提出疑虑时,工作人员“不会出事”的回答,在法律上可以被视为一种承诺和保证。 这种保证让消费者放松了警惕,信赖其专业判断。一旦事故发生,这种承诺就构成了乐园方未尽到审慎注意义务的有力证据,应承担更重的责任。 对于类似的高风险游乐项目,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会倾向于保护作为弱势方的消费者。乐园方不仅要证明自己“遵守了规定”,更需要证明自己已经采取了一切合理、必要的措施来防止损害的发生。 面对“近200斤对112斤”这样明显的失衡风险,一句“按规定称重了”的说辞,在法庭上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刘先生可以立即固定所有证据,包括医疗记录、与乐园的沟通记录、寻找同乘游客作为人证,并尽快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工作人员那句“不会出事”的承诺,是本案的关键突破口。 我们期待这起事件能有一个公正的裁决,更希望它能推动整个行业,将游客的安全真正置于一切商业利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