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乌大决战将至,特朗普震怒,美军高层密谋“为中国,舍弃乌克兰”——硝烟未起,棋局

俄乌大决战将至,特朗普震怒,美军高层密谋“为中国,舍弃乌克兰”——硝烟未起,棋局已动。 关税战一败涂地的特朗普,这一次突然“强硬”到底。他愤怒拍下军援令,声称要让普京“付出代价”,可就在他挥舞着援乌大棒的同时,五角大楼却悄然掀起另一场激辩:若中美爆发冲突,是不是该果断放弃乌克兰? 一场看似遥远的地缘冲突,已迅速蔓延成全球博弈的导火索。台海、乌克兰、稀土、制裁、矿产、盟友、军援、弹药、关税、舆论、战略、博弈……这些关键词正交织成一张全球博弈的密网。 所有迹象都在指向一个事实——俄乌最终大决战已箭在弦上,而美国,在这场博弈中,正被自己亲手点燃的战火,逼入了战略两难。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喊话要“解决冲突”,但从最初竞选期间的“48小时解决俄乌战争”,到如今亲自批准重磅军援,他的态度早已发生了彻底转变。 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策略急转弯。此前由于武器库存告急,加上对中东援助的消耗,美国三度暂停对乌军援。 但就在这次俄军总攻计划浮出水面、欧洲各国纷纷加码之时,特朗普突然变脸,火速恢复军援。他的算盘其实很清楚:这场战争不能输,哪怕美国自身已是疲惫之躯,也得让俄罗斯“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德国《图片报》披露:俄军前线将领已将总攻计划递交普京,并获得批准。朝鲜的强力援助成为这份计划的关键支撑点。 据韩国情报部门透露,朝方已向俄罗斯提供超过1200万发炮弹,甚至可能派出三万士兵支援前线。这一消息传出后,西方媒体集体警觉,认为俄军总攻已进入倒计时。 而在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的表态也异常强硬。他在社交媒体上称,过去七天,俄军已出动2000架无人机、发射了1200多枚导弹,持续对乌克兰实施空袭。这种规模的攻势,显然是为下一轮大决战铺路。 面对特朗普强行推进援乌计划,鹰派阵营选择另辟蹊径——直接向亚太盟友施压。科尔比团队紧急联系日本、澳大利亚,要求两国明确“台海战事中的角色定位”。 但无论是澳防长还是日方高官,都选择了回避,强调“不会提前参与任何假设性冲突”。这番回应无疑让美国盯防中国的“第一岛链”计划陷入尴尬境地。 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乌克兰的“昏招”。7月8日,泽连斯基突然签令制裁5家中国企业,理由是“向俄提供无人机零件”。同一天,乌外交部还要求中国“在俄乌之间保持平衡立场”。 这番操作,可以说既得罪了中国,又没获得西方更多实质支持。中国作为少数始终劝和促谈的大国,乌克兰此举等于自断一臂。 在乌克兰“主动切割”中国的同时,中俄互动频繁。拉夫罗夫在访问朝鲜后,旋即抵达中国,与王毅外长展开闭门会谈。 外界普遍认为,此行目的明确:加强中俄在地缘政治上的协作,共同应对西方压力。这让五角大楼更加焦虑,因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紧密,将彻底打破他们对中国“孤立战略”的设想。 但是英国《金融时报》直言:“即便美国在乌克兰找到矿源,也缺乏完整产业链,无法脱离中国。”更何况,当前中美正在进行新一轮关税谈判,美国在多方面对中国保持战略依赖,贸然加税,无异于自断命脉。 至于印度,近年来在关税博弈中也毫不退让。即使面对美方威胁,印度依然坚持战略自主,未对俄油禁运表态。这说明,格雷厄姆口中的“重锤”更多是舆论造势。至于巴西,美国市场对其影响有限,制裁效果也不会如愿。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地缘对抗中,中国的态度始终清晰坚定。不介入、不挑衅、坚持和平发展,成为中国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面对乌克兰的无端指责与西方的舆论围攻,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用行动证明:和平才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美国,正站在战略十字路口。特朗普下注乌克兰,科尔比主张转向中国,两派斗争日益激烈。更棘手的是,国内政治也在对特朗普形成反噬。 如今的美军已无法复制冷战时代的全球压制力。俄乌战场越烧越旺,台海方向暗流涌动,而盟友的模糊应对更让华盛顿心力交瘁。双线作战的隐患迫在眉睫,资源调配的极限正在逼近,美方必须做出选择。 但无论如何选择,美国都难以两头兼顾。放弃乌克兰,北约或将失去凝聚力;忽视台海,印太战略可能全盘崩溃。这场博弈,已不单是军事与外交的较量,更是国家战略与国际格局的深层碰撞。 而中国,正以冷静克制、从容有序的态度,稳稳掌控着属于自己的发展节奏。无论战争如何演变,中国都将坚定走和平发展之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稳定,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持久的正能量。 信息来源: [1]俄副外长:俄乌将继续直接谈判,日期未定 观察者网 [2]特朗普:美国将对乌克兰输送更多武器 人民日报

评论列表

tb10353203
tb10353203 2
2025-07-15 16:37
趁着美国佬现在的疲惫之躯,联合俄罗斯干死它算了,还等什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