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只有150年的三峡大坝,会被拆除?若拆除后会产生哪些影响? 2006年建成的三峡大坝设计寿命150年,如今已运行17年。 这座耗资2000多亿的巨型工程何时退役、如何拆除,开始进入工程界讨论范围。 大坝退役原因主要有三:混凝土老化、地震破坏、泥沙淤积。 三峡的泥沙问题靠"蓄清排浑"解决,汛期水位降至145米排沙,汛后蓄至175米发电。 上游金沙江建设的溪洛渡、向家坝两座大坝,能拦截近一半泥沙。 抽沙船在这里派不上用场,吸不动鹅卵石,还会破坏水生态。 三峡内部埋设了上万台监测仪器,渗流量只有设计值十分之一,坝体位移在安全范围内,但150年后的情况谁也说不准。 真到拆除那天,麻烦就大了,393亿立方米的水怎么放?下游几千万人口怎么保护?每年1000多亿度电谁来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难题。 这座1937年的老坝,2012年开始原址重建,新坝不仅更安全,还增加了鱼道等生态设施,但丰满水库规模远不及三峡,重建难度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