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30多岁女子认识男子一个月后,两人便匆匆订婚,男方给了女子家20万彩礼。一年多异地恋之后,两人准备结婚,男子提着几瓶茅台,当着众人的面说是送老丈人的好酒,男子父亲还给了女子一张8.8万的卡,让她随便花。女子备受感动,两人很快办了婚礼,但未领证。谁知,事后女子竟发现茅台是假的,连银行卡密码也是错的。她觉得男方家拿自己当猴耍,瞬间怒了,要求分手。男子表示:分手可以,彩礼全退回来! 7月2日,小莉帮忙报道了孔女士的伤心事,她哭着表示,自己本想找一个老实本分的人,没想到却找了一个披着羊皮的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孔女士今年30几岁了,一直未婚,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需要照顾,哥哥家的孩子也离不开她,就想找个离家近的对象。 给她说媒的人真不少,但都不合适,终于,前年她姨妈给她物色了一个男子周某,男方家离她家不远,家里条件也不错,年龄也相仿。 考虑到各方面条件都合适,两个人便见面了。 孔女士觉得周某不怎么说话,看上去人没那么多事,人挺老实的,便开始交往,一个多以后,就订了婚。 订婚时,周某家为了表达诚意,还给了孔女士家20万的彩礼。 订婚之后没多久,周某就到外地去工作了,很少回来,两人就开始了聚少离多的异地恋。 但那个时候,两个人心里都装着对方,即使距离再远,对对方的爱从不减少。 经历了一年多的这个异地恋后,两人终于决定要结婚了。 商量结婚事宜时,周某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当着所有人的面,他很大气的说:这是给我老丈人拿的茅台,都是好酒。 孔女士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男友的大气真是给自家长脸了。 后来,周某父亲到孔女士家来,从兜里掏出来一张银行卡,外面卷着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密码。 周某父亲说,这卡里有8万8钱,让孔女士随便花,爱买啥买啥。 而且,为了筹备婚礼,周某家还修了路,又盖了新房,花了不老少钱。 当时,孔女士非常感动,真觉得自己选对人了,于是,两人很快办了婚礼,但没有领结婚证。 很以为两人的日子会越过越甜蜜,可万万没想到,孔女士的意外发现打破了这份幸福。 一次,孔女士和朋友去吃饭,为了充面子,她特意拿着男友送来的茅台,结果饭桌上,竟没有一个人喝。 她还以为是太贵了,大家都不好意思,所以掏出手机扫了一下二维码,结果弹出的那一刻,她彻底傻眼了。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几千块钱的茅台,而是几十块一瓶的茅台白金酒,孔女士的脸瞬间火辣辣的,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都罢了,后面还有更过分的。 孔女士急着用钱,想到了周某父亲给她的那张卡,便急急忙忙的去银行去,结果一输密码,竟然是错的。 先是假酒,再是假密码,周某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操作让孔女士彻底破防。 她觉得,男方根本没拿她当自家人,处处防着她,这种日子她过不了,果断提出分手。 周某同意离婚,但他要求孔女士全额返还彩礼,因为他们虽然办了婚礼8个多月,但没有领证,而且从婚后第3天,孔女士就回了娘家,再也没有回来过。 但孔女士不愿意,两人因为彩礼的事情一直僵持,无奈之下,孔女士找来记者帮忙。 为了尽快解开矛盾,记者来到男方家了解情况。 首先是酒的问题,周某表示,他本来买的就是几十一瓶的茅台白金酒,而且送的时候,也没有夸大其词说一瓶几前,是她自己想多了。 再说银行卡密码的事,周某承认当时密码确实给错了,但并非故意,因为当时办婚礼比较匆忙,他母亲忙昏了头就记错了。 周某的父亲也站出来解释,老伴本来就识字少,一着急就写错了,发现的时候已经两个多月了,本想着找机会解释,谁承想还没逮着机会,误会就闹开了。 孔女士又提出,周某看着老实巴交,还动手打她,把她衣服都撕烂了。 对此,周某解释说,两人确实起了一些冲突,但都是孔女士先动的手,他只是伸手阻止,并没有先动手。 因为以上种种事情,孔女士坚持要分手,周某坚持要求全额返还彩礼,毕竟谁家的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见小两口闹得很僵,周某父亲站出来,希望两人把话说开,继续好好过日子。 周某也承诺,如果要继续过,他也愿意做出改变。 但孔女士觉得自己眼里揉不得沙子,她接受不了欺骗,坚决分手,至于彩礼钱,她准备走法律途径,法院判多少她还多少。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孔女士和周某虽办了婚礼,但没有登记结婚,婚姻关系不成立,彩礼给付的婚姻对价目的未实现。 而且,双方婚后第三天孔女士就回了娘家,未形成实质性婚姻共同体。 所以,从法律角度来讲,孔女士需返还大部分或全部彩礼。 信源:小莉帮忙 20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