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背后盘算令人警醒!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背后盘算令人警醒! 关税战一败涂地的特朗普,刚刚在中美谈判桌上咽下苦果,又迎来了更大的挑战。美国和欧盟这一次真的急了,面对中国“稀土牌”的精准出手,西方一时间竟找不到应对的办法。 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来自东欧的小国却悄然成为了“破局关键”——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一句看似普通的话,让中方的立场清晰可见,也彻底颠覆了西方的幻想。 只要对华友好,稀土想买多少都不是问题。这句来自中国高层的原话,被武契奇在6月29日的记者会上毫不掩饰地说了出来。 电动汽车产业的稀土需求日益紧张,欧洲大厂斯特兰蒂斯在塞尔维亚的工厂已经快撑不下去了。他们向塞尔维亚政府求助,武契奇马上将这一请求转达给北京,很快得到了积极回应。 中方明确表示,稀土出口限制从不针对“像塞尔维亚这样的友好国家”。这不仅仅是一次实用性的回应,更是一种信号释放——中国愿意为真正的朋友打开稀土大门。这种态度立刻引发了欧洲多国的“艳羡”,也让某些国家的双标做派彻底曝光。 过去两个月,中方出台了一系列稀土出口管控新政。自4月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对华加税后,中国立刻启动反制,限制关键矿产出口,并建立起一套精准有效的许可制度。 稀土的去向、用途、数量,全都做到一清二楚。这不仅打乱了美国的供应链,还迫使白宫不得不加快与中方谈判进程。 日内瓦、伦敦,两地会晤接连展开。最终,华盛顿不得不低头签署了贸易协议。美国企业随即提交了数万份稀土出口申请,场面之“热烈”前所未有。 冯德莱恩在G7峰会上“卖惨”中国“将稀土武器化”,鼓吹减少对华依赖,甚至怂恿特朗普将精力转向对付中国。 欧盟工业事务专员更是呼吁建立联合稀土储备,意图以牙还牙。欧盟驻华大使也跑来“求情”,称磁铁短缺已对欧洲企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中方没有拒绝这些声音,反而在审批中给出了相对优待。首批出口许可证中,欧洲企业就占据了不小份额。 但欧洲显然并不满足,甚至想回到那个可以随便采购的“好日子”。他们没想到的是,有个国家已经率先拿到了这张通行证。塞尔维亚——这个在欧盟内部常常被忽视的“小角色”,如今却因为对华的坚定友好,成为了中方信任的“战略伙伴”。 武契奇在记者会上直言,斯特兰蒂斯的稀土供应已严重不足,甚至影响到菲亚特熊猫、雪铁龙C3等车型的生产。塞尔维亚政府决定亲自出面协调。中国方面的回应也非常明确,将加快审批、保持沟通,保障工厂运转。 中方虽承诺加快审批,但并未放松对稀土的监管。根据新规,所有出口都必须明确用途和流向,特别强调不能将稀土转移至他国使用。这也从侧面回击了外界关于“中方搞特权”的质疑。即便是塞尔维亚这样的“铁杆朋友”,也只能在合规范围内得到支持。 稀土牌,打得漂亮,也打得精准。从塞尔维亚的特例中可以看出,中方正在有节奏、有策略地推动“奖惩分明”的国际合作机制。对中国友好的国家,不仅能获得稀土,还能吸引外资、带动就业,这种合作是互惠互利、双赢的。 例如斯特兰蒂斯本身是由法国和意大利车企联合成立的跨国集团,但因其工厂设在塞尔维亚,才得以享受中国的“绿色通道”。这也意味着,未来哪些国家能真正从中获益,取决于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和行为,而不是一张嘴皮子功夫。 中国的立场从未改变:合作要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欧盟国家若想获得更多稀土出口额度,不妨先看看自己近期的表现。G7峰会上鼓吹“中国威胁”、限制中企参与欧盟项目,这些做法无异于自断后路。中方早已表态,稀土出口将持续加强合规审批,拒绝一切对中国不友好的做派。 欧盟那些表面积极、背后捅刀的行为,终将自食其果。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言,一切出口都依法依规,愿意沟通但不接受胁迫。中方以实际行动表明,稀土不是谁想要就能要的资源,而是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工具。 这一次,中国打出了外交与经济融合的“组合拳”。以稀土为媒,画出“友好国家”的同心圆,既照顾到了真正的朋友,也让摇摆不定的国家看清了利害关系。中方没有关闭大门,只是给出了明确的门槛——对华友好,合作就有前景;反过来,就别指望得到特殊待遇。 武契奇的“传话”,不仅是一句外交语言,更是一份现实提醒。中方的善意从不缺席,只要你真的愿意合作。未来的稀土棋局,已经不是单靠喊话、施压就能改写的战局。谁是真正的朋友,谁又是墙头草,中国心里早已有数。 信息来源: [1]“中方稀土出口管制让全球面临抉择,不买中国绿色科技就没得用” 观察者网 [2]稀土还是不够用,在塞尔维亚设厂的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请求与中方展开协调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