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5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举办第七届农科开放日专场活动,以“生物技术助力绿色防控,植保力量捍卫粮食安全”为主题,300余个家庭走进植保所,一同探索植物保护的奥秘。
上午9时,伴随着小“糖”人舞蹈社团活力四射的舞蹈《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植保1号楼学术报告厅,科普剧场轮番上演。植保所宣传片《使命》呈现了病虫害的种种奥秘与植物的应对之道,《番茄病毒与害虫》讲述了植物病毒和害虫如何危害我们的粮食。
植保5号楼大厅内,27个展板和15个展台有序排列,涵盖了植物抗病、害虫防治、昆虫雷达、生物防治等众多植保领域。在“病毒侵染的表型对比”展台,观众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简介,清晰地看到了病毒侵染后植物的白化、花叶等叶片表型变化。在“小小病毒看不见,怎样快速发现它”展台,病毒检测试剂盒操作体验让观众化身科研人员,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水稻常见病害及稻瘟病的发生情况”展台上,不同时期稻瘟病发生情况的展示,让人们对水稻病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有“白星花金龟相关”展台,摆放的金龟子标本和幼虫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探秘害虫嗅觉——微小世界里的神奇‘气味雷达’”展台,诱芯、诱捕器等实物展示,以及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昆虫的观察,让大家了解害虫世界的神奇与奥秘。
在植保5号楼前广场和篮球场,游戏体验区,“农场对对碰”让小朋友们在趣味配对中理解昆虫、天敌与植物的关系。“寻宝大作战”中,孩子们从养虫箱中筛选分离虫粪和白星花金龟幼虫。
“植物保护不仅关乎着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更与国家粮食安全紧密相连。普及植物保护知识,宣传绿色植保、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公众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的认知水平,增强全民参与粮食安全保障的意识。”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