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将家风建设作为必修课,以清正家风铸就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让家庭成为廉洁从政的坚强后盾,持续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
良好家风是家庭面貌的呈现,也是共产党人优良政治品格的彰显。焦裕禄同志要求子女热爱劳动,告诫家人“不能不劳而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谷文昌同志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为全党全社会树立了家风表率。家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只有管好“家里的人”,才能办好“大家的事”。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让清正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正人先正己”。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就是最生动的家风教材。党员干部既要善用言教启迪家人,更要以身作则树立标杆。唯有秉持表里如一的操守,保持知行合一的作风,才能真正赢得家人的信服、敬重与跟随。锤炼党性修养,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切实履行家风建设责任,党员干部要注重对家人的思想引导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品格,坚决抵制任何特权思想和行为。密切关注家人的言行举止,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做到防微杜渐。若亲属出现违纪违法行为,更应秉公处理,不包庇、不纵容,以行动诠释对党忠诚与对家庭负责的统一。
优良家风是培育崇德向善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石。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能够为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道德氛围。个人成长与集体发展休戚相关、互为促进。良好家风的熏陶,让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自然践行尊师重道、济弱扶倾、言而有信的美德;在公共领域自觉维护社会公序、珍视公共资源、守护公共设施;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践行节能减排、珍惜资源的生态伦理。这种潜移默化的家风教化,不仅指引人们主动承担法律责任、家庭义务和社会担当,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为精神文明发展筑牢根基。
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唯有以清正家风滋养社会正气,自觉传播廉洁文化,构筑坚固的家庭“防腐堤坝”,方能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作者: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