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记者亲历:#单靠美国造无法在美国活下去#】#美国人厨房一拿一个中国制造# 日本《每日新闻》5月22日刊登题为《仅凭“美国制造”能在美国活下去吗——日本记者的一次社会实验》的文章,作者是国枝堇。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去年夏天,我专程赴美采访美国大选,借此机会走访了美国多地。目前我暂居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州。
特朗普总统发起的“对等关税”暂缓实施,与中国也达成下调关税的协议,但前景依旧充满不确定性。关税的上调对美国人来说意味着进口商品涨价。在美国,仅凭“美国制造”能否活得下去?为此我在得州开启了一场社会实验。
为了省钱,在美国的这段日子我都是自己做饭。在沃尔玛超市选购食材之际,我特意确认了它们的产地。早餐需要的燕麦片、香蕉和咖啡豆分别来自俄勒冈州、哥斯达黎加和南美。如果拘泥于原产地为美国,那咖啡就没得喝了。
大米产自加州,牛奶和奶酪是得州本地所产,盒装沙拉和牛肉来自阿肯色州,猪肉和鸡肉虽然不知具体产地,但明确标注为“美国产”。
水产品就不太好办了。三文鱼是智利进口,冻虾来自印度和阿根廷,罗非鱼产自巴西。
再看看食品以外的东西。环顾店内,服装都是从中国、印尼、孟加拉国、越南进口的。美国制造的T恤衫只有一种。咖啡杯标价1.99美元一个,不用说还是中国制造。我现在租住的房子里所有餐厨用具均为中国制造。据路透社报道,2023年1月至8月,沃尔玛出售的商品中六成是从中国进口。
美国的贫富分化愈发严重。1%的富裕阶层占有了30.8%的财富。有不少人认为没有价格便宜的“中国制造”,明天的日子很难过下去。
之后我又去了一家销售牛仔靴和马具的专卖店。想象中这里的美国制造占比应该更高,结果店员告诉我只有30%左右。
店员吉娜告诉我:“我们出口皮革,在其他国家加工,之后再进口回美国。”自行车也是一个道理,一件商品在制造完成前会多次出入国境。所以说关税造成的损失是双向的。
特朗普政府说,“关税是为了让制造业重返美国”,但考虑到美国的人工成本这可并非易事。求职网站上的数据显示,得州4月的平均时薪达到31美元。如果强制遣返“非法”移民,人手短缺还会进一步推高用工成本,所有东西还会继续涨价。
很明显,美国人仅凭美国制造根本活不下去。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战”拖得越久对美国就越不利。(编译/刘林)#特朗普怕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