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在稀土管制开了口子,美国立马修改AI规则:华为芯片全球禁用 自4月以来,中国向4家稀土企业发放出口许可证,明确将美国排除在客户名单外,仅允许向欧洲和越南供应稀土。 这一举措迅速引发关注,毕竟此前曾有韩国企业将中国稀土转卖给美国的先例,不少人担心欧洲和越南是否会效仿。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采取了“分级调控”策略。以欧洲车企为例,其采购稀土主要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零件,这类符合民用需求的合作可以协商推进;但对于涉及军事用途或与中国存在不友好关系的国家,稀土出口则被严格限制。 这种灵活的管控手段相较于全面禁运更具策略性 —— 既维持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又让美国等对手难以琢磨中国的政策底牌。 中国掌控着全球 90% 的稀土加工能力,这一优势让美国短期内根本找不到可替代的稀土供应渠道,只能陷入被动。 不过,稀土走私问题依旧棘手。由于目前对稀土走私的最高刑罚并非死刑,一些不法分子心存侥幸、铤而走险,甚至可能利用中美 90 天缓冲期为美国囤积稀土资源。 此前韩国企业就曾将中国稀土转售给美国,如今印度也在寻求获取中国稀土,但有了前车之鉴,中国显然不会轻易答应。 就在中国对欧洲、越南开放稀土出口的同时,美国迅速出招: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全球任何国家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还废除了原本限制自家AI芯片出口的规则。 这招简直是“双标”典范——嘴上喊着“人工智能威胁安全”,身体却放开美国芯片出口,唯独对华为下死手,妄图切断其全球市场路径。 美国这么做,说到底是怕了。过去全球科技产品几乎都离不开美国技术,直到华为崛起:自研手机芯片、鸿蒙系统,现在又推出昇腾AI芯片。 这些突破让美国感受到威胁,之前几百项专利制裁没奏效,如今就想通过全球禁令堵死华为的路。但讽刺的是,美国越制裁,华为去年的研发经费反而冲进全球前五,活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这场博弈没有硝烟,却关乎未来。当美国忙着用霸权维持优势时,中国正一步步把“卡脖子”变成“练脖子”——毕竟,真正的强大,从来都是被逼出来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