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6年初,蒋介石去上海视察,三个老侍卫长钱大钧、宣铁吾、俞济时负责保卫。事前

1946年初,蒋介石去上海视察,三个老侍卫长钱大钧、宣铁吾、俞济时负责保卫。事前一无所知的戴笠,大为惊恐,这明显是对军统的不信任。 1946年初,蒋介石突然宣布要去上海视察,这事儿在当时可不算小。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命脉,抗战刚结束,百废待兴,蒋介石此行既要看看重建进度,也得摆摆国民政府的谱儿,向外界证明自己还掌控大局。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次视察的安保任务,他没交给一手打造军统、负责自己安全的戴笠,而是点了三个老侍卫长——钱大钧、宣铁吾和俞济时的名。这三人是蒋介石的老班底,忠心没得说,可论起安保能力,跟军统的专业特工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戴笠听说这安排,脑子嗡的一下,感觉大事不妙。这摆明了是对军统的不信任,蒋介石到底想干啥? 要搞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背景。1945年抗战胜利,国内局势总算稳下来了,蒋介石开始盘算怎么收拾战时的烂摊子。上海作为经济中心,重建任务重得要命,蒋介石亲自跑一趟,既是督战,也是做给外人看。可安保这块,他为啥不让戴笠插手?答案得从军统的地位说起。戴笠这人,浙江江山出身,早年家里穷得叮当响,靠着自己的狠劲儿和一点运气,在国民党里混出了头。1932年,他一手创立了军统,专门干情报、暗杀、绑架这些脏活累活,效率高得吓人。抗战那几年,军统没少给蒋介石立功,戴笠也成了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两人的关系既是上下级,又有点互相依靠的意思。 但胜利之后,情况变了。军统在战时是蒋介石的利器,可和平时期,这么个庞大的情报网和特工队伍,反而让蒋介石睡不好觉。他怕军统尾大不掉,威胁到自己的位子。戴笠手下那帮人,手段狠辣,纪律又松散,战时管用,平时看着却像个定时炸弹。蒋介石心里清楚得很,军统得敲打敲打,甚至得削弱。这次上海视察,就是个信号。他故意把安保交给钱大钧这三个老家伙,既是试试他们的斤两,也是给戴笠一个下马威。 再说说这三个老侍卫长。钱大钧,早年跟蒋介石混黄埔,抗战时当过侍从室主任,管过不少杂事;宣铁吾,浙江人,资格老,忠心耿耿,但脑子有点轴;俞济时,浙江奉化人,跟蒋介石是老乡,抗战时带过兵,后来也进了侍从室。这三个人,论资历和忠诚度没问题,可安保这活儿,真不是他们的强项。结果呢,视察过程中,漏洞百出。有人说,市民冲破警戒线喊冤,外面的警卫还迟到,场面一度乱糟糟。虽然没出大事,但这些纰漏让蒋介石更觉得,军统的专业性还是甩这帮老家伙几条街。可他没回头找戴笠,反而继续晾着军统,这心思就耐人寻味了。 戴笠那边,听到这些乱子,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他知道蒋介石这是故意为之,摆明了不信任军统。他慌了,赶紧琢磨怎么补救,想通过加倍努力证明军统还值当。可惜,天不遂人愿。1946年3月,戴笠从青岛飞南京,飞机半道上失事,他当场没了命。这事儿来得太突然,至今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天气不好,飞机撞了山;有人说是机械故障;还有人怀疑是蒋介石下的黑手,想借机除掉这个隐患。不过,真凭实据一个没有,历史到这儿留了个大问号。 戴笠一死,军统就塌了半边天。他在的时候,军统是国民党的一张王牌,情报网遍布全国,敌人闻风丧胆。可他走了,这张牌就废了。1946年下半年,军统改成了保密局,毛人凤接手当头儿。毛人凤这人,论能力跟戴笠差远了,保密局在内战里也没能翻出啥大浪。国民党在大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1949年就收拾包袱跑台湾了。蒋介石晚年带着钱大钧、宣铁吾、俞济时这三个老伙计在台湾养老,偶尔提起戴笠,语气里有点惋惜,但更多的,是权力斗争后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