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国时推行 “国民身份认同” 政策,要求民众放弃原有民族身份,仅认同新加坡人身份。在此背景下,华人被迫淡化对自身族裔身份的认同,致使内部凝聚力大幅削弱,即便人口基数较大,却难以形成合力,且华人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优势难以长久维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来裔、印度裔始终保留自身民族认同,族群内部愈发团结,加之较高的生育率和新移民不断入籍,其人口规模超越华人已成趋势。当缺乏身份认同、如 “一盘散沙” 的华人群体,遭遇凝聚力强劲的其他族群时,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加剧。轻视自身文化与语言,长此以往,族群发展受阻、走向没落或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