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藤文夫是日本二战时期的一位知名政治家,于1884年3月7日出生在大分县大分市,毕业于第五中学。
1908年7月,他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科毕业后,便于同年11月,他以最高分数通过了公务员考试,之后加入内政部工作,担任基层官员。
1910年12月,后藤文夫入伍日本陆军第72步兵联队,在军队服役大约一年半后,他就服完了兵役。
1917年5月,赴欧美留学。
1919年12月回国。同月,后藤文夫担任警务局警务科科长。
1920年9月,后藤文夫任部长秘书处文献处处长兼部长秘书。
1922年6月,后藤文夫任警察局长。
1923年10月12日,即关东大地震发生六周后,辞去警察局长职务。

1924年9月,后藤文夫因得到日本宪政会派系的推荐,担任台湾总督府行政长官。总务长官是台湾总督府的左右手,拥有立法、行政、司法等大权。
由于后藤文夫此前,未经任何台湾总督府职位历练就被提拔,这一举动曾引起总督府部分官员提出辞呈。
同年12月至1925年4月兼任台湾总督府交通局代理局长。
1928年5月14日,发生了一起台中不敬事件,也叫作赵明河事件。
这是一起针对日本皇族的暗杀未遂事件,在当天时间上午9时50分,
日本特命检阅使久迩宫邦彦王(昭和天皇的叔叔)从台中州知事官邸出发前往台北。
在台中市大正町,久邇宫的座车遭到朝鲜独立运动家赵明河的袭击。
当天,赵明河身穿法被,伪装成“直诉”(直接向皇族请愿)的青年,突然从路边人群中冲出,手持短刀试图刺杀久迩宫。
但因久迩宫的随行人员保护及时,短刀仅擦过车体,未伤及久迩宫亲王本人。
赵明河随后试图再次攻击,但因车辆速度过快未能成功,最终被台中女子公学校训导内田贤吉及巡查郑有弟、蔡福当场逮捕,并于1928年10月10日被执行死刑。
此件事情,导致台湾总督上山满之进、总务长官后藤文夫、警务局长本山文平、台中州知事佐藤续等多名日本官员引咎辞职。
1930年12月23日,后藤文夫被任命为上议院议员,并任职至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12月18日。

1933年,发生了大阪Go-Stop事件,也被称作是天六事件。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1933年6月17日,日本陆军第4师团的一名二等兵中村政一在大阪市北区天神桥六丁目(俗称“天六”)的交叉路口闯红灯,被执勤的巡查户田忠夫制止。
户田将中村带到派出所处理,双方在派出所内发生肢体冲突,中村耳鼓膜受伤,户田下嘴唇受伤。
事件发生后,中村所属的第4师团迅速介入,师团长寺内寿一中将认为这是关乎皇军威信的重大问题,要求警察道歉。
大阪府警察部则坚决拒绝,称“军队是陛下的军队,警察也是陛下的警察”,拒绝向军方道歉。
此后,军方与警察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甚至演变为双方高层的对抗。
事件引发了日本国内的广泛关注,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新闻。军方与警方的支持者分别站队,甚至有人将事件编成喜剧在车站演出。
同时,双方还互相调查对方的黑历史,进一步加剧了冲突。
事件持续发酵,最终惊动了日本天皇裕仁。天皇通过兵库县知事白根竹介出面调解,军方和警方最终在11月18日发表共同声明,宣布和解。

话说回来,1932年1月,后藤文夫与近卫文麿等人创立国会,并任理事。
同年5月,他出任斋藤内阁农林大臣。
1934年7月,后藤文夫担任冈田内阁内务大臣。
1936年2月,二二六事变,内务大臣官邸遭袭,后藤文夫本人安然无恙,并代替失踪的内阁总理大臣冈田启介担任了两天代理总理大臣。
之后,后藤文夫又相继担任了天皇统治援助协会中央合作委员会委员长、天皇统治援助协会秘书长、天皇统治援助协会副会长、东条英机内阁国务大臣、日本林业协会第一任会长等职务。
1945 年12 月 2日,盟军最高司令官总部向日本政府发出命令,逮捕后藤文夫,他被定性为甲级战犯,关押在巢鸭监狱。
1948年12月,他被无罪释放。并于1952年3月,连同他担任公职的禁令也被解除。

同年,后藤文夫创立了基金会电力经济研究所,并致力于建立包括核电站在内的电源。
1953年4月,后藤文夫当选为大分县选举区参议院议员,任期一届。
1956年,后藤文夫出任日本青少年中心理事长,为青少年发展作出贡献。
1969年11月,他辞去日本青少年中心理事长职务,担任名誉理事长。
1973年4月,后藤文夫的妻子晴子去世。
1980年5月,后藤文夫本人因肺炎去世,享年96岁。
自他去世之日起,他的爵位便从初级三品晋升为初级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