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华老祖宗对古人、古事是非常痴迷的,著名思想家、影响封建王朝2000年的“复古”代言人孔子就曾直言不讳地说:“
2025年春节来临,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走亲访友合家欢,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在这个举国欢庆、万众庆祝的日子里,很
1860年,经历第一次鸦片战争惨败的大清王朝在痛定思痛却没有任何作为的前提下,很快迎来了第二场鸦片战争,东西方文明的第二
4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最后一任“明君”、曾经的治水英雄大禹执政之后,突然一改往日执政风向,迷上了“好大喜功”:将天下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起源是很早的,且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早在公元前26-27世纪,黄河流域就出现了中华始祖的身影,并留下了
公元前140年的建元元年,影响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来临了,主宰中华大地的统治者终于在中华文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上做出了关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思想大迸发阶段。由于周王室衰微,传统的上尊下卑枷锁松动,思想上的控制力减弱,“礼崩乐坏”
熟悉中华文明的人都知晓:虽然中华老祖宗对动物界嗤之以鼻,认为“鹦鹉能言,不离飞禽;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但结果却是“五十
再次声明:本人所有行文提到的“中华文明”,特指“中华古代文明”,即从轩辕黄帝继位的上古时期开始计时,至封建王朝最后一任王
过了今天就是2025年了,离痛彻心扉的甲午战争已经131年。虽然常言道:冤冤相报何时了,但这场战场不能简单地以“仇和怨”
某国学学者曾经点评中华传统文明,认为其主要诟病之处是立了尊卑,人与人之间存在等级上的鸿沟,导致不平等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
号称儒家三礼之一的《礼记·冠义》有云:“故孝悌忠顺之行立,然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然后可以治人”。由此可见,作为中华文化
要问中华历史上哪段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感触最深?相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近代时期。因为在1840年之后,原本印象中强大的中国
公元前221年,一代雄主秦始皇歼灭六国,统一华夏,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自此,中华文明进入到了一个兵戈频发
荷兰学者弗洛里斯·科恩在科学史丛书《世界的重新创造》开篇章节,给出了科学来临前后人类生活的鲜明对比:科学来临后,人类生活
作为地球上唯一有思想的智能型生物,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对这个物质世界充满了好奇之心,进而利用充满思想的大脑去推断、去想象
网友总结的一句话:东方文明“治人”,人很听话;西方文明“治物”,物很听话,可谓一语中的。自古以来,以中华文明为驱动力的东
猫咪经典造型:四仰八叉
我从未见过猫咪做这样动作,修炼吗?你们家的猫咪也这样吗?
圣人现象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阶段,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论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还是起源较晚的西方世界,历史上都有不
签名:用科学的视野,欣赏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