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乱虽然被平定,但其对大唐的伤害,深远而惨痛。 百姓屡遭战火,死走逃亡,民生凋敝,国力耗尽,府库空虚,“东至郑、汴,达于
762年十月二十三日,已经集结好的大唐与回纥联军,从陕州出发,雍王李适留守,其余兵马分成四路,由实际指挥大军的仆固怀恩与
称帝之后,唐代宗首先要应对的,并非史朝义所部叛军,而是专权的李辅国。 作为一个心性正常的成年皇帝,唐代宗当然不甘心做李辅
762年四月初五,太上皇李隆基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此时的唐肃宗,早已卧床不起,根本没精力到父亲的灵柩前守丧,只好在内殿
761年二月,史思明率叛军大败李光弼所部唐军,随后准备乘胜进军,先击败陕州唐军,然后再度杀入关中,攻占长安。于是,史思明
唐军前进至洛阳近郊的邙山之下,史思明率叛军迎战。李光弼命令全军,依据险要地形,排兵布阵。 其他将领都领命而行,唯独仆固怀
叛军当然不甘心失败,整顿兵马,759年十月,再次向中潬城发动猛攻。史思明亲自率军从南城方向进攻,叛军大将周挚则率军攻击北
安阳河惨败,六十万唐军分崩离析,损失惨重。事后,各路主将纷纷上表请罪。可唐肃宗只是轻描淡写的削夺了弃城而逃的洛阳留守崔圆
眼见唐军与安庆绪打得两败俱伤,都快要打不下去了,史思明感觉时机成熟,率军出击。 史思明将大军屯驻在邺城五十里外,然后利用
唐肃宗的主要注意力并不在史思明这里,他更迫切想要消灭的,是安庆绪。毕竟,安庆绪头上顶着个大燕皇帝的帽子。 758年九月,
757年十月十九日,唐肃宗从凤翔动身,返回长安,同时派太子太师韦见素去蜀中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十二月初,李隆基返回阔别一年
得知睢阳危急,只有新上任的河南节度使、采访使张镐心急如焚,率领麾下兵马日夜兼程赶来救援,并发文书通知浙东、浙西、淮南、北
睢阳攻防战,由三月持续到四月,叛军攻势越发猛烈,睢阳城岌岌可危。 这天夜里,张巡在城中敲响战鼓,整理队伍,似乎准备出城夜
稍稍休整后,756年五月,令狐潮引叛军再攻雍丘。 令狐潮劝说张巡:“现在大唐大势已去,你在这冒死苦守危城,又有什么意义呢
借助安禄山之死造成的影响,唐肃宗渡过内斗的难关,唐军初步占据战场上的优势。 安禄山死之前,叛军大将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
唐玄宗干脆利落逃亡的举动,不仅仅让大唐臣民惊愕,叛军也措手不及。以安禄山对唐玄宗的熟知程度,也没料到他能有此举。因而,叛
虽然发生了兵变,虽然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逼身死,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没能阻挡唐玄宗逃亡的脚步。十五日清晨,唐玄宗率领一行人
六月十四日,也就是唐玄宗一行人马逃亡的第二天傍晚,又经过一天的跋涉之后,队伍到达马嵬驿。此时的随行禁军将士,更加饥饿、疲
六月初九,潼关失守,初十,消息传到长安。长安城中一片混乱,商铺关门,市井萧条,士民百姓惊慌奔走,却不知该逃向何处。 唐玄
杨国忠本来就是个祸国奸佞,靠杨贵妃的裙带关系上位,安禄山发动叛乱时又是打着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因而,大唐朝野上下无不痛恨杨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