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用人不当遭遇惨败│1215

青禾谈历史 2024-09-25 12:23:26
唐玄宗干脆利落逃亡的举动,不仅仅让大唐臣民惊愕,叛军也措手不及。以安禄山对唐玄宗的熟知程度,也没料到他能有此举。因而,叛军大军占据潼关后,磨蹭了十天才兵进长安。此时的唐玄宗和太子李亨早已离长安很远很远了。 而且,叛军兵进长安后,各级叛军将领都处于了疯狂状态,志得意满,纵情享受着繁华长安城中的一切,烧杀抢掠,寻欢取乐。叛军将士多是胡人,战场上骁勇善战,但大多粗鄙,没什么战略眼光,只知道享受眼前的胜利果实,并没有意识到追赶皇帝、太子的重要性,因而,唐玄宗一路也好,太子一路也好,都顺顺利利的到达了目的地。 安禄山本人也没将追赶皇帝、太子之事放在心上,忙着命令部下将抓捕到的朝臣、宦官、宫女等人,一批批运送到洛阳,充实自己的朝堂及皇宫,同时将那些追随唐玄宗逃亡,家人却没来的逃离长安的王侯将相的家人,全部斩杀,连婴儿都没放过。 没几天的时间,繁华如天宫的长安城,就被叛军祸害成了人间炼狱。 为了保命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很多朝堂重臣,主动投降了叛军。 李亨在灵武称帝,并大张旗鼓召集天下各路兵马勤王、抗击叛军之时,唐玄宗还在逃亡的路上,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成都。两地山高水远,消息传递非常困难,虽然唐肃宗已经第一时间派使者奔赴蜀中传信,但此时的唐玄宗,还没得到消息。 搞笑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就在逃亡路上,唐玄宗还颁布旨意,加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让他率军收复长安、洛阳。 同时,唐玄宗还任命自己另外三个儿子,永王李璘、盛王李琦、丰王李珙为节度使或者都督,统领各自麾下兵马,协助太子平灭叛军。可惜,李隆基怕死,他的儿子们表现更加不堪,除了永王李璘赴镇就职外,其余二位仅仅遥领了官职,根本不敢亲身赴任指挥平叛,而李璘的赴任,却又因为父兄的争权,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任命儿子们同时,唐玄宗还根据自己沿路所过之处各官员的表现,以及原来朝廷中大臣随后追来的主动性与追赶速度,衡量各人的忠诚程度,予以加封对应官职。 就在唐玄宗幻想着逐步将大唐中心转移到蜀中,自己在这个山高水远的安全之地遥控天下平叛时,八月十二日,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奔波,灵武使者到达成都。唐玄宗接到儿子李亨主动称帝,自己被成为太上皇的消息,“上皇喜曰:‘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这里史书的记载,明显是极力美化了唐玄宗的反应。喜是一定不会喜的,否则,主动禅让得了呗,何必弄到如今的被动。好在此时的唐玄宗还算冷静,痛快的接受并认可了这个事实,下达诏书表示,从今之后,所有军国大事,都由肃宗皇帝决断,然后奏报自己知道就行。等收复京师长安之后,自己就不再参与政事的处理。 十八日,唐玄宗派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三个大臣,韦见素、房琯、崔涣,带着册封诏书等物,前往灵武。至此,新旧两代皇帝算是正式完成交接,唐肃宗是合法的皇帝了。 不管之前唐玄宗有多少昏聩之举,至少这次的表现,非常明智。试想一下,如果唐玄宗不承认李亨擅自称帝的行为,甚至号召天下臣民共同讨伐他,大唐必将陷入分裂,甚至彻底灭亡的危局。 为了证明自己平灭叛军的决心,九月,唐肃宗一面派人联系回纥及西域各国重赏借兵,一面率领聚集在朔方的唐军,从灵武出发,向顺化、彭原进发。 在顺化,唐肃宗接到了玄宗从蜀中派来的使者,并对三个使者中的房琯欣赏有加,留在身边予以重用,各军国大事,多与之商议后才会执行。 房琯一向以平定天下为己任,每每与肃宗谈论时事,慷慨激昂,做事也干脆果决,一往无前。因而,肃宗身边其他大臣,即使与房琯意见相左,也不得不拱手避让。可惜的是,房琯并没有与狂放的性情相匹配的才能,尤其是在军事指挥上,更是一窍不通。 不管怎么说,唐肃宗称帝并出兵消灭叛军的行为,极大的提振了大唐军民对抗叛军的信心和士气。 关中地区军民百姓更是到处谣传着肃宗已经率大军前来收复京师的消息,并翘首以盼,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有人惊呼,朝廷大军打回来了。叛军将士都被这些谣言闹得紧张不已。关中地区众豪杰之士趁机揭竿而起,杀掉叛军任命的官吏,起兵响应朝廷大军,虽然不断被消灭,但灭而复起,层出不穷,叛军根本无法彻底镇压。 眼见形势大好,十月,房琯向肃宗上书,主动请缨,由自己率大军收复两京。唐肃宗同意了。 房琯任命御史中丞邓景山为副将,户部侍郎李揖为行军司马,给事中刘秩为参谋,将军中各项事务都交给李揖和刘秩处理,并沾沾自喜的表示:“叛军中类似曳落河那样的猛士虽多,但怎敌得过我麾下刘秩的谋略。”可惜的是,被房琯倚重的李揖、刘秩,和房琯本人一样,都只是一介书生,根本不懂军务,也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刘秩虽然足智多谋,但也只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已。 房琯将大军分为三路,派将领杨希文率领南军,从宜寿县进军,将领刘贵哲率领中军,从武功县进军;将领李光进率领北军,从奉天县进军。 不久,双方大军在咸阳城郊接战。 房琯本来还想先屯扎好大军,寻找合适机会再与叛军交战,可是架不住随军监督的宦官邢延恩不断督促,只得匆忙开战。 房琯效法古人,用两千辆牛车组成战车阵,由步兵、骑兵在两旁护卫,向叛军发起猛攻。叛军顺风擂鼓呐喊,声音惊天动地,拉车的牛受到惊吓,停步不前,唐军车阵攻击受阻,阵势有些混乱。叛军又趁势放起大火,火烧唐军战车。霎那间,风助火势,席卷唐军大阵。唐军顿时大乱,阵势中人畜相杂,跑都没地方跑,死伤高达四万余人,逃出生天的仅仅数千人。 叛军大获全胜,连犒赏三军的物资都省下了,战场上那么多活的、死的,半死不活半生不熟的牛或者牛肉,随便吃啊。 房琯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于是亲自上阵,指挥军队与叛军交战,却也被叛军打得惨败,南军主将杨希文、中军主将刘贵哲都投降了叛军。房琯率领残存的败军狼狈逃回。 实际上,此次失败,有半数以上的原因,应该归罪于唐肃宗识人不明,用人不当,放着文能安邦的李泌不商议,放着武能定国的郭子仪、李光弼等将不用,偏要采纳、任用一个不通军事的房琯为主将,还派中使胡乱指挥,不败若何?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