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人道主义

切尔尼戈夫州丹麦“难民理事会”代表团遭袭:丹麦就俄军炮击事件表态丹麦外交部谴责

切尔尼戈夫州丹麦“难民理事会”代表团遭袭:丹麦就俄军炮击事件表态丹麦外交部谴责

切尔尼戈夫州丹麦“难民理事会”代表团遭袭:丹麦就俄军炮击事件表态丹麦外交部谴责俄罗斯军队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袭击切尔尼戈夫州“丹麦难民理事会”工作人员的行为。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对这次袭击深感震惊,并坚决谴责针对人道主义工作者的一切侵略行径。丹麦外交大臣还补充道,此次弹道导弹袭击再次证明,俄罗斯总统普京无意停止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俄方违反人道主义法:“丹麦难民理事会”对排雷人员遭炮击一事的反应。丹麦难民理事会证实,其位于切尔尼戈夫州的人道主义排雷设施,遭到俄罗斯占领军袭击。此次袭击导致两名乌克兰工作人员死亡,另有八人受伤。该委员会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为受影响的人提供紧急医疗护理,并在这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时期,为家庭提供支持。”在伊斯坎德尔导弹抵达时,工兵小组只开展民间人道主义活动。他们在排雷地区是为了保护居民,并创造通往基本设施、农田和房屋的安全通道。“这次袭击严重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人道主义工作人员在执行重要任务时绝不应受到攻击,“国际代表团说。丹麦难民委员会在乌克兰各地开展业务,在10个办事处拥有约800名员工。该委员会帮助距离前线几公里的地区。另据消息,俄罗斯国防部播放了一段伊斯坎德尔导弹袭击切尔尼戈夫地区白色汽车车队的视频,并报道了“无人机发射点遭到打击”。俄方指责乌克兰,将对“合法军事目标的袭击冒充为人道主义任务进行打击”。
湖北武汉,老人闲来无事,和牌友一起去邻居家打牌,结果刚坐下没多久,老人突发疾病离

湖北武汉,老人闲来无事,和牌友一起去邻居家打牌,结果刚坐下没多久,老人突发疾病离

湖北武汉,老人闲来无事,和牌友一起去邻居家打牌,结果刚坐下没多久,老人突发疾病离世。老人家里条件不好,邻居过意不去提出负责他的丧葬费,可老人的家属不干,非要让邻居赔30万!在浙江温州一家棋牌室里,一场寻常的午后牌局,竟成了一位78岁老大爷的生命终点,今年2月的一天下午约莫两点,姓陈的老伯在麻将桌上因情绪激动突然倒下,再也没能起来。医院证实是突发疾病导致的猝死。陈老伯的独子陈先生悲痛之余,将矛头指向了当天的所有人。他要求牌桌上的9名牌友,连同棋牌室老板许某,共同赔偿35万元。陈先生的逻辑很直接:老板许某作为经营者,事发时竟然不在场,没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牌友们呢,光顾着打牌,没留意到老父亲的身体状况变化,也有责任。他还特别提到,父亲走了,自己要独自赡养70多岁的老母亲,经济压力巨大。被告的一方也觉得冤枉。老板许某说,老伯是突发疾病,就算自己在场也改变不了结局,而且牌友们第一时间就打了120,已经仁至义尽。他的死和自己没有因果关系。牌友们更是觉得委屈。他们说,打牌是陈老伯自愿来的,作为成年人得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大家又不是医生,怎么可能看得出他身体有恙,出了事,大家又是扶人又是叫救护车,已经尽力了。至于赡养老人的问题,那是儿子的法定义务,不能拿来“道德绑架”别人。双方闹得不可开交,陈先生甚至和牌友们发生了言语和肢体上的冲突,当地司法所介入调解后,局面一度陷入僵局。陈先生把索赔额降到15万,而牌友们觉得这事儿自己没过错,但出于人道主义,最多愿意凑个5万块钱。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开始两头普法。他们告诉陈先生,这事儿真要打官司,依据《民法典》“自愿参加风险活动”的条款,陈老伯自己得承担至少七成责任。除非能证明别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否则很难要求赔偿。转头又跟老板许某分析,作为经营者,即便承担次要责任,比例通常也会比普通参与者高出10%左右。法律的界限清晰了,人情的温度也得跟上。最终,一个总额12万的和解方案出炉,但这钱的构成,特别有意思。棋牌室老板许某出于人道主义,支付了大约2.5万元;9名牌友同样以人道主义为由,每人凑了6666元。最关键的是,当地主管部门也协调介入,以陈先生家庭困难的名义,给予了3.5万元的社会救助金。这起纠纷算是平息了,但在网上却激起了千层浪,很多网友直言这是“和稀泥”,是“谁死谁有理”的又一个样本,认为这笔钱根本不该赔。还有人担心,以后谁还敢跟老年人一起玩?万一出点事,自己就得惹上麻烦。也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家属,认为子女才应该为高龄老人独自外出活动承担主要责任。所以,不管玩什么还是要注意身体健康,像年纪大的,要不就是带个家属,这样也好照顾,老年人更是不能情绪激动,不仅对身体不好,严重的就会和这个大爷一样。对此,你怎么看?信源:长沙政法
中国新闻网2025-09-0307:12中新社布鲁塞尔9月2日电(记者

中国新闻网2025-09-0307:12中新社布鲁塞尔9月2日电(记者

中国新闻网2025-09-0307:12中新社布鲁塞尔9月2日电(记者德永健)在阿富汗东部地震造成1400多人死亡后,欧盟2日宣布紧急援助100万欧元和130吨物资,帮助当地受灾民众渡过难关。据欧盟委员会当日发布的公告,欧盟将向正在阿富汗救灾的人道合作伙伴提供100万欧元援助,从欧盟人道主义仓库调拨130吨救援物资,包括帐篷、应急住所、衣物、医疗物资、净水装备等。公告称,欧盟“人道主义空中走廊”将调派两架航班,向阿富汗运送救援物资。两架航班拟于本周晚些时候飞抵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这是今年6月欧盟向阿富汗提供1.61亿欧元人道主义援助后,再度向阿富汗伸出援手,不过欧盟援助迄今仅通过人道合作伙伴向阿富汗拨付,而非直接向阿富汗临时政府拨付。当地时间8月31日,阿富汗东部发生6.0级地震,震中位于楠格哈尔省首府贾拉拉巴德市附近,震源深度8公里,波及相邻的库纳尔、拉格曼等省。阿富汗临时政府发言人2日表示,目前地震造成1400多人死亡,3200多人受伤,伤亡人数可能还会上升。除欧盟紧急援助100万欧元,联合国业已向阿富汗紧急拨款5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震救灾。联合国秘书长阿富汗事务副特别代表兼人道主义协调员拉特瓦特2日对媒体表示,阿富汗长期面临“系统性人道主义挑战”,目前近一半人口(约2250万人)需要救助,地震将进一步加剧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完)
美国监狱对死刑犯的最后一餐,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都会尽量满足。此人名叫布鲁尔,44

美国监狱对死刑犯的最后一餐,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都会尽量满足。此人名叫布鲁尔,44

美国监狱对死刑犯的最后一餐,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都会尽量满足。此人名叫布鲁尔,44岁,被判处死刑!最后一餐,他向监狱点了:两个包裹肉汁的洋葱炸鸡排、一个三重肉培根芝士汉堡、一份奶酪煎蛋配碎牛肉西红柿辣椒、一大碗炒秋葵配番茄酱、一磅烧烤和半条面包、三份墨西哥牛排和一份披萨、三瓶啤酒和一份香草冰淇淋、一份花生酱加碎花生!监狱尽量满足了他的要求!但当狱警将这些摆满一桌子的食物让他吃时,这家伙却说没食欲不吃了!这种浪费食物的行为彻底惹恼了监狱,监狱长决定今后再也不给死刑犯任何特权了!
阿富汗强震已致逾800人遇难,国际社会紧急驰援

阿富汗强震已致逾800人遇难,国际社会紧急驰援

阿富汗强震已致逾800人遇难,国际社会紧急驰援亚太日报黄梓贤阿富汗东部当地时间周日午夜发生6.0级强烈地震,截至发稿时已造成至少800人遇难、2800人受伤。救援队伍正在恶劣条件下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塔利班当局呼吁国际社会提供紧急援助。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本次震中位于贾拉拉巴德市东北27公里处,震源深度仅约8公里,属于破坏性较强的浅源地震。库纳尔省三个村庄被彻底摧毁,楠格哈尔、拉格曼、努里斯坦和潘杰希尔等省份均报告人员伤亡。邻国巴基斯坦多个城市有明显震感,震后该地区又遭遇至少五次余震,最强达到5.2级。现场画面显示,成排的砖土房屋被掩埋在泥泞废墟中,居民徒手在混凝土碎块间搜寻生命迹象。"我被困在废墟中,"库纳尔省幸存者萨迪库拉告诉美联社,"我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遇难了。"距震中160多公里的喀布尔居民艾哈迈德·扎米尔表示:"整个社区剧烈晃动,附近居民全部跑到街上躲避。"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和道路损坏严重地阻碍了救援的进度。库纳尔省灾害管理负责人埃赫桑向法新社表示:"许多民众仍被埋在废墟下,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英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学家布莱恩·巴蒂指出,1900年以来阿富汗东北部已发生12次7级以上地震,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建筑结构脆弱,易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这场灾难使本已深陷危机的阿富汗雪上加霜。自2021年塔利班掌权后,外国援助大幅削减——人道主义援助金额从2022年的38亿美元骤降至2025年的7.67亿美元。联合国官员表示,资金削减导致世界粮食计划署无法继续通过空运向偏远村庄投送物资。国际社会正在展开紧急驰援。中国外交部表示"愿根据阿方需求尽力提供救灾援助";印度已向喀布尔运送1000顶家庭帐篷并向库纳尔省提供15吨食品援助;英国宣布提供100万英镑紧急资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驻阿特派团已做好救援准备,教皇方济各通过梵蒂冈发表哀悼声明。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数据显示,约85%的阿富汗人口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浅源地震叠加经济困境、简易建筑结构及多山地形等因素,使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冬季临近,灾区民众急需医疗物资、临时住所和食品供应,国际救援协调将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HF:迄今为止已分发近1.44亿份餐食;今天送达了超过150万份餐食。“当

GHF:迄今为止已分发近1.44亿份餐食;今天送达了超过150万份餐食。“当

GHF:迄今为止已分发近1.44亿份餐食;今天送达了超过150万份餐食。“当我们将近1.44亿份餐食直接送到加沙人民手中时,我不禁回想起自五月开始行动以来,我们的人道主义工作取得了多大的进展。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我们始终保持着适应能力。我们的人道主义援助人员以及我们当地的巴勒斯坦合作伙伴展现了巨大的勇气和韧性。”只要有需要,我们就会继续提供这项关键援助,但GHF无法独自承担这项人道主义任务。我们向国际人道主义界发出的合作呼吁大多仍未得到回应。“对于那些伸出援手的人,我们感谢你们,加沙人民也感谢你们。“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张开双臂欢迎所有愿意加入我们使命的组织:为饥饿的人们提供食物,并帮助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加沙人民的分发。”——GHF执行董事约翰·阿克里(GHF: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
如何对待菲律宾这条破船?我们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它们可以上船把人全部接走但是

如何对待菲律宾这条破船?我们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它们可以上船把人全部接走但是

如何对待菲律宾这条破船?我们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它们可以上船把人全部接走但是,送一滴水一粒米一颗蔬菜也不行对付这个癞皮狗我们已经仁志义尽,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千万不可到了最后动了恻隐之心又允许进行补给,那样就会前功尽弃为了这条破船,26年了我们花费了太多时间和成本,不要功亏一篑!
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

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

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可是后来却变成难民的天堂,“圣母”是怎么做到能毁掉一个发达国家的?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放眼世界,恐怕没有哪个例子比瑞典更典型,这个北欧小国曾经是全球公认的“人间天堂”,福利齐全,治安优良,富裕得令人艳羡。人均GDP超过五万美元,孩子出生就有政府保障,生育假长得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眼红,医疗免费,教育全民覆盖,连失业都能领到丰厚的补助。街头咖啡馆里人们慢悠悠地享受阳光,几乎没有人担心安全问题,那时的瑞典,是别人心中的模范社会。这种幸福来之不易,二战期间,瑞典凭借中立身份,既避开了战争的轰炸,又凭着丰富的资源与产业积累迅速崛起,沃尔沃汽车驰名全球,爱立信成为通信巨头,宜家家居几乎成了现代生活的代名词。经济繁荣让这个小国有底气打造“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普通人几乎不用担心生活的基本需求,瑞典在世界上赢得了一个耀眼的称号:北欧模式。转折点出现在二十一世纪初,瑞典人一向自豪于他们的宽容与人道主义,他们相信只要社会足够富裕,只要人人都能被照顾到,就不会有大的矛盾。2001年,《难民法案》通过,从法律上为大量难民涌入敞开了大门,瑞典的政治精英怀着理想,相信可以用这些年轻的移民来填补本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缺口,也能在国际社会上树立更高的道德形象。那几年,这种声音在国内几乎是一边倒的主流,可当难民真正大规模进入,现实的冲击远比想象残酷。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达到顶峰,瑞典短时间内接收了创纪录数量的寻求庇护者,以人口比例计算,瑞典接收的人数超过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理想是他们能快速学习语言、进入就业市场,融入瑞典社会,事实却是,语言障碍高得像一堵墙,许多人根本无法找到工作,最终只能依赖福利生存。文化上的差异更让问题复杂化,一边是中东和非洲来的传统观念,一边是瑞典人长久以来奉行的性别平等和自由理念,两者在同一个社区里摩擦不断。随着人数的增加,国家财政开始吃紧,医疗、教育、住房的开支不断膨胀,本地纳税人看着大笔的钱流向新移民社区,心里的不满逐渐积累,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治安的变化。性犯罪的报案率一再上升,警方的数据让社会震惊,虽然瑞典的强奸定义宽泛,报案文化也更积极,但某些群体在犯罪数据中的比例过高,成为舆论焦点。女性不敢在夜里独自行走,防身用品销量急剧上升,昔日安全感荡然无存,除了性犯罪,暴力事件频发也让人神经紧绷。斯德哥尔摩等城市出现了所谓的“治安脆弱区”,帮派火拼当街上演,警察面对这些社区时常常力不从心。恐怖袭击也曾震惊全国,卡车冲撞行人造成死伤,让人们第一次意识到,瑞典已经不再是那个安宁的小国,很多原本宁静的街区成了本地人避而远之的地方,警察在执法时小心翼翼,生怕被指责“歧视少数族裔”。社会的裂痕越来越深,移民群体难以融入,本地人对政府失去信任,极右翼政党趁机崛起,支持率一路攀升,这个以宽容和开放为标志的国家,反而成为欧洲政治极化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政府在两种力量之间左右为难,一方面要保持人道主义的形象,一方面又不得不开始收紧政策,比如重新设置边境检查,削减福利,甚至提出花钱让难民返回原籍。可这些措施收效甚微,大部分人宁愿留在瑞典享受补助,也不愿意回到战乱或贫困的家乡。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瑞典最初是想通过难民来拯救劳动力短缺,结果反而招来更多负担,福利体系像一栋被掏空的房子,外表看似坚固,内部却在慢慢坍塌。曾经的安全天堂,如今成了欧洲治安最差的国家之一,纳税人怨声载道,移民社区与本地社会彼此隔阂重重,政府既不敢彻底反思,也拿不出真正有效的办法。瑞典的故事是一面镜子,一个国家若被理想主义和圣母心态冲昏了头脑,哪怕再富裕,再安全,也可能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向衰败。人道责任固然重要,但缺乏理性评估与科学规划的善意,最终可能演变成社会的毒药,瑞典今天的困境告诉世界:愚蠢的政策足以毁掉一个发达国家,这个代价既沉重又警醒。这就是瑞典的答案,一个曾经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地方,如何一步步跌落,成为难民天堂。信源:环球网——曾经全球“榜样国家”的瑞典为何悄悄从“天堂”坠落?

【俄乌交换新一批战俘】经阿联酋的人道主义斡旋,今天有146名俄罗斯军人从

经阿联酋的人道主义斡旋,今天有146名俄罗斯军人从乌克兰控制区返回,作为对等条件,俄方向乌克兰移交了146名乌军战俘!另外,8名被乌军扣押的库尔斯克州居民也同时被基辅政权释放。交换战俘不仅体现了人道主义,也是双方政府...
泽连斯基拒绝中国成为安全保障担保国:他们一直没帮过我们 据多家外媒消息,当地

泽连斯基拒绝中国成为安全保障担保国:他们一直没帮过我们 据多家外媒消息,当地

泽连斯基拒绝中国成为安全保障担保国:他们一直没帮过我们据多家外媒消息,当地时间21日,泽连斯基于采访中宣称,他拒绝中国成为俄乌停战后的“安全保障担保国”,其理由为:其一,认为中国未助力乌克兰制止战争;其二,宣称中国借售卖无人机援助俄罗斯。战争爆发不久后,中国就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500万元的人道主义物资,包括食品和生活用品,并在此后多次追加援助。在国际场合,中国代表反复申明支持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虽然这些援助不如军事装备直接,但确实提供了实际帮助,关于无人机问题,泽连斯基声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但缺乏确凿证据。事实上,俄军多使用伊朗制造的无人机,中国大疆公司早在去年4月便宣布暂停俄乌业务,明确表示不愿其产品被用于军事,态度十分坚决。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安全保障担保国”?简单说就是在停火后监督协议执行、提供安全保证的国家,有点像“见证人”的角色,这个角色不需要是某一方的铁杆盟友,但得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泽连斯基为什么这时候说这个?很可能和当前乌克兰面临的战场压力有关,战争中的领导人,往往需要展示强硬姿态,向盟友表明立场,也可能是一种外交策略,通过表达对某些国家的不满,来换取其他国家更多的支持。不过话说回来,泽连斯基现在的表态,和乌克兰之前的态度有点不一样,就在去年,乌克兰还表示欢迎中国在和平解决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还感谢过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国际社会对这事反应也不一,美国说“每个国家有权选择自己信任的安全保障伙伴”,欧盟则表示“任何能促进和平的力量都该被欢迎”。说到底,战争中的话往往带着情绪和策略考量,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呼吁和平,提供人道援助,这种立场可能短期内两边不讨好,但从长远看,却是为将来扮演调解人留了余地。说实话,国家之间打交道,有时候跟人与人相处有点像,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处境,就好像两个朋友吵架,你想劝和,但双方都觉得你帮对方多了,帮自己少了。泽连斯基现在说这话,心情可以理解,国家在生死存亡关头,看谁都觉得援助不够,但平心而论,中国确实一直在提供人道主义帮助,也没像某些国家那样“递刀子添柴火”。中国保持中立很明智,虽然眼下可能被两边议论,但战争结束后重建需要帮手,调解也需要中间人,到时候能和双方都说得上话的中立国会非常吃香。再说这个“担保国”的事,说白了就是战后秩序的见证人和担保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天然就有这个资格和能力,现在被一口回绝,难免有点“好心被当驴肝肺”的感觉。但看中国这边的反应,倒是挺淡定的,该援助继续援助,该劝和继续劝和,这种战略定力值得点赞——不因为别人说几句就跳脚,也不因为受点委屈就撒手不管。最后我想说,战争总会结束,和平终将到来,到那时候,现在这些恩怨情仇都会过去,大家还是会坐下来谈合作、谈发展,所以啊,现在留点余地,将来才好相见,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