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今日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净营收为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52.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增长43.4%。详见:京东第一季度营收3011亿元经调净利润128亿元看图:京东第一季度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财报发布后,京东集团CEO许冉、CFO单甦出席了分析师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实录:高盛分析师RonaldKeung: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京东的外卖业务。经过未来一、两个季度非常高的投入,管理层认为京东的外卖业务中期目标是什么?您对行业格局有哪些预期?我的第二个问题有关京东零售。随着产品品类的增长,我们观察到业务有加速,利润率也在扩大;在前面的简报中,管理层也提到了“服装”和“日百”品类的增长。我的问题是,管理层具体做了哪些战略带动加速?除了“以旧换新”外,公司还有哪些策略用来维持下半年健康的增长势头?许冉:我先来回答外卖业务的问题,大家都非常关注京东的外卖业务。其实我在开场发言的时候也简单分享了一下京东“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最新的进展,在这里我再详细展开说一说。首先,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在战略上其实都是从京东核心的零售业务角度出发的,它自然而然地就会延展到“即时零售”。我们的业务目的源于我们看到用户的确有这样的购物需求。京东作为一个零售平台,我们也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购物场景和体验,而“外卖”也是即时零售中单量占比最高且频次最高的业务。因此,我们认为京东的外卖业务还是深植于我们整体的业务生态,而不是一个非常割裂、独立的业务。我们认为,即时零售包括外卖在内,未来在用户、供给还有履约等方面,可以和我们现有的业务产生巨大的协同价值。首先,中国外卖市场的规模很大,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其次,我们看到,无论是在用户端、商家端还是骑手端,仍然有大量的需求尚未被满足,包括用户对“食品安全”和“品质外卖”的需求、商家对“合理化佣金”的需求以及骑手对“更好保障”的需求。在我们看来,行业的这些需求其实非常符合京东目前的能力,京东的文化和我们本身多年以来构建的业务都能够满足上述需求。这其中就包括京东“又好又便宜”的品牌心智,我们一直以来奉行的“三毛五理论”,还有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