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互联网汽车

蔚来新ES8太上道了,试了一下真不赖啊!初步感受价值感远超售价,配置空间座椅都棒

蔚来新ES8太上道了,试了一下真不赖啊!初步感受价值感远超售价,配置空间座椅都棒

蔚来新ES8太上道了,试了一下真不赖啊!初步感受价值感远超售价,配置空间座椅都棒极了,主要还特么很便宜(相对)同时这个尺寸变大还给下面的车留出了空间,如果上代就这样,不敢想象​​​
连车评人陈震都感到震惊,特斯拉为马斯克设计了1万亿美金的激励奖励!请注意不是1

连车评人陈震都感到震惊,特斯拉为马斯克设计了1万亿美金的激励奖励!请注意不是1

连车评人陈震都感到震惊,特斯拉为马斯克设计了1万亿美金的激励奖励!请注意不是1亿美金,是1万亿美金。首先最重要的条款是特斯拉的股价需要在10年内达到8.5万亿美金,其次要满足其他方面约定条款。8.5万亿美金的市值,比很多国家的GPD都要高很多,一个公司如果实现了这么高的市值,那么它肯定不只只是做汽车的,肯定要涉及其他的业务。除了传统的汽车业务之外,目前特斯拉有两个主要的盈利方向,一个是无人驾驶出租车,另一个是特斯拉的机器人,这个都是短期内可以预见实现盈利的重要板块。各位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特斯拉创新果然厉害,外面看不到螺旋桨,可以垂直起降。就这个才是真的飞行汽车,估计

特斯拉创新果然厉害,外面看不到螺旋桨,可以垂直起降。就这个才是真的飞行汽车,估计

特斯拉创新果然厉害,外面看不到螺旋桨,可以垂直起降。就这个才是真的飞行汽车,估计很多新势力车企又要跟着学了。国内做飞行汽车做早的是小鹏,但是小鹏那个更像无人机,而不是汽车。马斯克总有超前的想法,还能实现它,这点是真厉害。
蔚来和理想的一个相似点是,这两家车企的基本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其Q2的财报参

蔚来和理想的一个相似点是,这两家车企的基本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其Q2的财报参

蔚来和理想的一个相似点是,这两家车企的基本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其Q2的财报参考作用不是很大了。蔚来这边是ES8和乐道L90的销量爆单,导致Q2的“低销量”以及亏损不太具备参考意义了。所以比起财报本身,电话会议提到的很多细节反而更有看点。电话会议里确定了几个重要的目标:1.L90希望10月份能够做到全供应链15000台的产能;对于ES8,有产能爬升的过程,我们希望在12月份能够做到15000台的单月全供应链产能。2.目前的目标是今年四季度平均每个月能做到5万台的交付量,也就是说四季度能够超过15万台的交付量。3.到四季度盈亏平衡的时候,我们整车毛利率的目标是在16%~17%之间。4.对外的技术服务上也实现了较大的利润。综合来看,二季度实现了跟以往季度相比较大的提升。(输出给迈凯伦技术)5.从二季度开始,在研发费用上做了其实很多的工作。结合我们的基本经营单元的机制,整体目标是在不影响主线产出的情况下,逐步去提升研发效率,这就意味着我们接下来的产品规划、研发,其实是不会受到影响的。6.我们现在肯定是优先保障L90和全新ES8。在乐道业务上,连L60的产能都要给L90做一些让步7.乐道这边的情况,在10月份会得到比较大的缓解,主要是因为电池的产能从10月份开始,应该能够提升到比较合理的水平,过去几个月我们和电池方面的合作伙伴一道增加了供应。总的来说,四季度我们希望把乐道的全供应链产能提升到每个月2.5万辆。8.蔚来品牌方面,现在主要的挑战也是全新ES8所使用的102度电池,其需求确实比我们原计划的要好,所以我们最初对于电池供应方面的预估保守了一些。目前我们和电池合作伙伴也在全力以赴地提产,四季度,蔚来品牌的整体产能目标也定在了每月2.5万辆的水平。9.FY萤火虫品牌方面,产能目前也出现了稳步提升的情况。四季度希望其高峰产能能够达到每个月6000台左右10.原本计划今年发布的乐道L80,因暂无额外产能支撑交付,所以今年暂不安排交付11.除乐道L80外,蔚来还将在明年推出两款大型SUV,包括ES9,以及大五座SUVES7,算上L80,明年共计有三款大型SUV将实现交付。12.以芯片为例,尽管研发投入大,但我们的旗舰芯片9031,单颗性能即可媲美行业内四颗自动驾驶旗舰芯片,成本显著降低。虽然前期研发费用较高,但最终反映在物料清单(BOM)上,整体成本大幅下降。如果对比性能,和我们二代芯片相比,同等算力下成本已大幅下降,即便和当前外采的、性能相当的全球旗舰级自动驾驶芯片比,成本也降低了很多。不过具体成本数据不方便透漏,总之降幅非常显著。13.萤火虫品牌没有推出第二款车的计划14.100度电标配后,对我们的销售开口已有不少助力,不过这一销售政策刚实施几天,长期影响仍需观察,目前来看是积极的改变。还有几个李斌的个人观点/看法,后续可能会作为蔚来PR的一个主打方向:方向1:从数据看,纯电(BEV)上半年同比增长39%,增程(RE)增长14%,若纳入7、8月数据,两者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显然,中大型及大型纯电SUV的竞争力正逐步凸显,“纯电大三排SUV时代”已然临近。这种市场变化带来的用户心智转变,也将对ES6、L60等现有产品的销量形成积极推动。方向2:从今年起,蔚来和乐道团队一直在构建全新的营销范式,核心目标就是尽可能延长新车热度周期,助力车型在稳销阶段也能保持较高销量水平。不过客观来说,这一过程面临的挑战不小,目前还无法立刻判断这套营销范式能否让L90、ES8这类具备竞争力的产品,达到市场、投资人与用户都满意的长期稳销水平,还需要更多时间观察验证。新能源汽车车圈财报
理想月销量再也回不去五万。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点:买车的人就那么多,买这家的人多一

理想月销量再也回不去五万。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点:买车的人就那么多,买这家的人多一

理想月销量再也回不去五万。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点:买车的人就那么多,买这家的人多一个,买别家的就少一个,本质就是存量博弈。看20万以上各家情况就能倒推出理想情况。BBA:目前新能源渗透率缓慢上涨,从24年6月首破50%到现在也只到55%,BBA剩下的都是保守用户,越来越不好抢。判断市占率缓慢下滑。特斯拉:特斯拉有多稳大家都懂,除了个别特殊情况,每周雷打不动一万出头,品牌忠诚度极高。市占率略微下滑但基本持平。问界:新平台竞争力有多猛,M9M8已经证明,M7也锋芒毕露。有个意外的点是少军透露今天13万小订增程和纯电比例差不多,这下更稳了。市占率毫无疑问是增加,而且会大幅增加。小米:YU7交付周期大半年到一年,SU7也有大几个月。阅兵后二期工厂马上起量,三期工厂也不远了。真到了需要订单时候,su7改个款,yu7放点权益就大把订单。市占率同样无悬念大增。蔚来:乐道L90爆款产能过万情况下排产到12月,ES8场面小订都更爆,且即将交付。L60销量也一直向上走。蔚来换电用户粘性极高,产品短板补齐且品牌向下打释放势能,综合看销量肯定是增加,市占率也肯定增加。此外、智界智己等新车市场反响也很不错。它们目前盘子基本没有,市占率再差也是持平,所以大概率也是增长。综上所述,理想盘子只能是被侵占。除非理想新车型能够破圈,能够让大批量想买小米、问界、蔚来等的人弃单买理想。而这显然不可能。无论和哪一家比,抢单都小于被抢。
没有去新蔚来ES8的试驾会,选择了本地拿车试驾,熟悉的路况,随心所欲试个遍……特

没有去新蔚来ES8的试驾会,选择了本地拿车试驾,熟悉的路况,随心所欲试个遍……特

没有去新蔚来ES8的试驾会,选择了本地拿车试驾,熟悉的路况,随心所欲试个遍……特别好。别的先不说,就过减速带、飞坡、激烈过弯这三种典型工况,新ES8非常优秀,应该是同类大型SUV里“坐二望一”的水平[点赞]​​​
特斯拉是真能打,8月干到8万多辆,什么概念,已经闯进前3了,确确实实牛逼。关键

特斯拉是真能打,8月干到8万多辆,什么概念,已经闯进前3了,确确实实牛逼。关键

特斯拉是真能打,8月干到8万多辆,什么概念,已经闯进前3了,确确实实牛逼。关键人家主打精品两款,毛豆3和毛豆Y一路高歌这么多年,经久不衰,想退休也退不了。现在又推出毛豆YL,依旧火爆。雷总不是说了嘛,特斯拉是全球电车标杆,估计第一次买电车的,肯定要去看看特斯拉。我要换电车,肯定也去看看,感受感受标杆电车的魅力!
网友这个问题很好:为啥蔚来之前不降价啊?年初就降价不就早盈利了?我觉得吧,蔚来不

网友这个问题很好:为啥蔚来之前不降价啊?年初就降价不就早盈利了?我觉得吧,蔚来不

网友这个问题很好:为啥蔚来之前不降价啊?年初就降价不就早盈利了?我觉得吧,蔚来不降价是为了保住电动车的豪华品牌形象,包括坚持双电机,都是为了这个。现在降价,是因为整个体系初具成型,萤火虫,乐道,蔚来,等同于甲壳虫(MINI),大众,奥迪。高端蓄能那么久,这时候“体系降价”就可以释放很大的能量。如果早期蔚来降价成了廉价车代名词,那你还会觉得乐道便宜,萤火虫便宜吗?
销量暴跌40%,然而理想汽车最大的威胁,不是问界也不是蔚来理想汽车8月28日发布

销量暴跌40%,然而理想汽车最大的威胁,不是问界也不是蔚来理想汽车8月28日发布

销量暴跌40%,然而理想汽车最大的威胁,不是问界也不是蔚来理想汽车8月28日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最重要信息,只有一条,那就是第二季度净利润达到11亿元,较一季度增长69.6%,连续11个季度健康盈利;财务模型如上图所示,销量部分10、11、12月主要是考虑了i6车型已经是“背水一战”了,还是有希望爆单,以及年底肯定会因为明年购置税要征收一半而促使很多人下单购车。去年,在友商都普遍亏损的时候,这一条就是王炸,足以让理想KOC在网上毫无顾忌的拉踩友商,同时也成为了促进理想销量的一大重要原因。然而,盈利并不能让市场选择性把理想汽车目前遇到的大问题忽略掉。因为另外几个一直亏损的新势力友商的情况发生了大变化:零跑也盈利了,作为小理想,它的盈利证明了理想的路线是对的,后续只会让车企更加“一拥而上”在这个赛道推出产品去参与竞争,同时零跑的盈利意味着,它也获得了“盈利背书”,买零跑的人也不用担心将来是否会“倒闭”的问题了;小鹏虽然没盈利,但每个季度亏损只有几个亿,同时现金400多亿,也会让考虑买车的消费者感到“安全”。蔚来虽然看起来亏损很多(Q2财报还没出),但乐道L90和ES8的火爆,已经决定了其Q4盈利大有希望,叠加如此多的订单和人气,目前给消费者的感觉也是“安全”的;极氪亏的多,但它被吉利私有化了,所以也是安全的;岚图即将上市,背后有东风这样的央企全力支持,它给人感觉也是安全的;而理想后续Q3的指引销量是下滑的,考虑到汽车产业是一个非常依赖规模经济的产业,所以后续理想能否保持盈利,会是一个问题。当然,理想手头有大量的现金,这是一个其他车企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接下来市场关心的,是理想如何高效、快速用好手头的现金,重新建立优势和护城河。理想汽车这份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虽然很亮眼,但“过去”的数据中其实已经有太多“超过时效”的信息,所以这时候去夸赞、分析第二季度的销量,营收之类的数据意义不大。因为理想汽车三季度销量下滑的太厉害了,7、8月同比下降幅度都在约40%左右。这时候不妨看看官方在新闻稿中,重点提及了什么,因为这往往是车企做的比较好的,以及后续“重点投入”的,这里面或许存在一些理想汽车“反弹”的线索。官方新闻中,提到理想i8到9月底冲刺累计交付超8000辆,理想i6也将于9月内开启上市和交付,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也将全量推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2025年理想汽车在技术方面,主要看VLA司机大模型能否促进订单的转化,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效果有,但可能不会那么“显著”,原因在于如果冲着智驾去买车,那么鸿蒙智行旗下的车,可能才是很多保守消费者的首选。所以理想智驾当下确实优秀,但在“初次购买的消费者”心智中,很难跟同样定位增程SUV,同样大尺寸大空间的问界比拼。另一方面,如果不出意外,根据现有的信息来推导,2025年理想汽车在产品方面,i8和i6应该是最后的“手牌”了。尤其是i6,几乎成为了理想汽车“不容有失”的产品。这款车曾经在网上“曝光”出高达2.5万/月的销量预期,甚至有博主根据这个预期,大胆预测起步价格在20万以内,但很快被理想官方“辟谣”了。所以后续i6的起步价,以及对应的配置的公布,有可能会直接引发理想汽车股价的地震。因为按照目前的销量走势,以及理想汽车现在的市值波动范围,这家车企已经处于估值偏高的位置(跌的不够多),很显然市场对理想汽车依然展现了非常包容、相信的态度,现在就看i6能不能把市场对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的预期给“兑现”。理想的纯电产品中,除了i8和i6,MEGAHome算是一个比较意外的“惊喜”,月销量突破3000,后续如果能稳定保持在3000以上,那么可以说明一件事——纯电+大空间+强补能,是当下,以及未来家庭购车群体买单的“基本素质”。所以目前,根据理想汽车的财报以及现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i8这款车在空间上不如同价位甚至价位更低一点的友商,这应该是它订单没有像很多理想KOC预测要“爆火”的一个主要原因。比起当下空间输给友商,我认为理想汽车还存在更大的挑战:虽然理想汽车一直不愿意网上将i8和乐道L90对比,但很多人没意识到的一个变化是——理想汽车的主要对手,早就不是舆论里一直认为的蔚来了。甚至,更不是当下威胁更大的问界。我可以说,那怕理想之前曾经在一线销售端全方位对着蔚来打,在未来它的对手也不再是蔚来。倒不是要吹蔚来变强了,或者理想产品不太行,因为双方产品的强弱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今天你出一个好产品,你的销量就多一点,明天我降价一下,我的销量也可以补回来。但企业最核心的产品理念,或者说是在用户心里的“标签”,则是一个很难变化的东西。理想汽车,公司名称车和家,出的产品也都是面向家庭用户为主,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选购汽车产品时,在他们绝大多数人的心里,理想一定是“家庭购车”的最佳之选。理想汽车能在中国消费者心里树立“家庭”标签,关键动作有三个:1.做大SUV做得早,价格远比同尺寸进口、合资车型低2.率先利用增程产品的优势,提供了比进口、合资大SUV更好的驾驶和乘坐体验3.在品牌、功能上不断强化自己和“家庭”的关联,成为很多家庭购车首选如果按照正常的竞争方式,理想汽车在“家庭”这个标签上积累的“认知护城河”对于一家造车新势力而言是非常深厚的,普通的竞争者很难撼动他。但小米和鸿蒙智行,可能是个例外。因为这俩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入场造车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家庭生态”了,其中鸿蒙智行因为在品牌上不直接跟华为挂钩,所以“势能”会弱一些,但小米就不同了。根据网上已知信息,小米后续也会推出增程大SUV小米的生态几乎可以说是国内企业最丰富的了,而这就意味着,如果真正去比“车家联动”,比起理想只能在车上卷,小米依靠原有的家庭生态,足以打破理想花费好几年建立的“理想=家庭”认知。所以现在理想和友商之间的PK,只是局限于车本身,空间,价格,配置,内饰之类,理想只要肯卷,都不虚友商。但等小米的增程大SUV出来,理想就真正危险了。因为当用户发现小米的车更“合适家庭”时,理想就得面对小鹏当初被华为拿走智驾标签一样的困境。毕竟,理想的“车和家”目前只限于用车场景,但小米早就可以凭借生态上的优势,把“车和家”场景真正融合起来。所以对于理想而言,我比较期待它的下一个重要动作是:利用手中的大量现金,去收购,或者入股一些家电企业,进行生态合作,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护城河。只有这样,理想汽车这家造车新势力,才有机会进一步成长,成为“家庭最好的选择”。(完)按照惯例,先聊聊上一轮对于小鹏汽车新P7外观,以及新护城河预期的投票的情况:第一个问题可以说直接关系刀了新P7的销量,从投票来看,大部分人认为好看,这个比例应该可以说明,这次小鹏新P7虽然看上去并不是大众都喜欢的风格,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好看的。后续小鹏可以继续在类似的风格上发力,应该能聚拢一批新的拥趸。比起第一个问单款产品,第二个问题问的是设计作为护城河这件事本身了,大部分人并不太看好,这倒也符合直觉——因为汽车市场上外观各种模仿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以设计作为护城河是否有效,大概需要3-5年才能看出结果。这也算是一种预期差吧,结果往那边走,谁都不好说。车圈财报新能源汽车
不得不说,国产新势力汽车品牌,这几位真的还是有刷子,投资汽车,真的不是开玩笑,投

不得不说,国产新势力汽车品牌,这几位真的还是有刷子,投资汽车,真的不是开玩笑,投

不得不说,国产新势力汽车品牌,这几位真的还是有刷子,投资汽车,真的不是开玩笑,投资几百亿,上千亿,大家都在看他们是否能活下来,目前来看,他们真的活下来了,而且销量还不错。国产汽车新势力,最早是蔚来,蔚来在西安这边路上比较常见,第一次看这车外观真的还不错,特别是车标,挺有创意,就是价格直逼BBA,有钱谁不买BBA,买这啊!这是当时的想法[捂脸哭]后来就是理想和小鹏,理想真的实现了理想,销量真的遥遥领先,这车就不能搞成别的样子,所有系列,长一个样子,李想真的是学苹果手机这一招,至于小鹏汽车,没感觉,销量也一般再就是零跑汽车,家附近万达有店,价格真的亲民,就是担心有今天没明天,哪天突然倒闭,就像哪吒汽车那种,真的就哭都来不及。最火莫过于小米汽车,其实小米汽车这种车,目前出了两款,空间特别小,外观可圈可点,但我个人真的不喜欢,有点华而不实。国产新势力,事实上人家是踩上特斯拉的风口,人家造电车是对的,只不过他们都没啥背景,这些老板都是跨行,所以褒贬不一,事实上这么多年来看,人家真的除了贵,还不错,大家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