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70岁后还经常午睡?医生提醒:不想心脏出问题,这3点要多留心!

参考文献:1.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2》. 中国医学科学院.2. 中国睡眠研究会. 《中国居民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2》. 中国医学科学院.

2. 中国睡眠研究会. 《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 2021年.

3.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管理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有些老人午睡一睡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觉得睡得越久越养生。

事实真的如此吗?医生提醒,70岁以后,午睡时间过长,可能会悄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需要格外注意。

不少人可能会疑惑,午睡不是有助于恢复精力、降低血压、减少疲劳吗?为什么医生会提醒老年人要警惕午睡过久呢?

午睡的“度”非常关键,超过一定时间的午睡反而可能对心脏造成负担,甚至增加猝死的风险。

长期午睡过久,小心心脏“受不了”

研究发现,午睡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心血管系统。

根据《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的数据,每天午睡超过1小时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午睡30分钟以内的人群。

为什么午睡过久会影响心脏健康?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血压波动加大午睡时间过长,会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骤降,而醒来后,身体需要重新调整血压,短时间内血压可能会快速上升,这一骤降骤升的过程对血管弹性较差的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甚至可能诱发心梗或脑卒中。

2. 心率降低,血流缓慢长时间午睡,人体处于放松状态,心率会下降,血流速度减慢,这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 尤其是对已经有动脉硬化、冠心病或高血脂的老人来说,长时间午睡可能会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4. 影响夜间睡眠,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很多老年人本身夜间睡眠质量就不好,如果白天午睡过久,到了晚上反而难以入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生物钟紊乱,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兴奋,进而影响心脏健康。

如何正确午睡,降低心脏风险?

医生提醒,70岁以后,午睡确实有助于恢复体力,但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可能适得其反。以下3点,老年人一定要特别注意:

1. 午睡控制在30分钟左右,避免“越睡越累”

最佳的午睡时间是10~30分钟,这样既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又不会让血压波动过大。

如果午睡超过1小时,醒来后可能会感到头晕、乏力,甚至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2. 午睡姿势要正确,避免突然起身很多老人习惯趴着睡,但这种姿势容易导致胸口受压、呼吸不畅,甚至诱发心绞痛。正确的午睡姿势应躺在床上或靠在沙发上,头部稍微垫高,这样能减少心脏负担。

醒来时,不要立即起身,可以先在床上坐一会,活动一下四肢,让血压平稳过渡后再慢慢起身。

3. 午睡后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午睡醒来后,不要立刻坐着不动或者再躺一会,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比如慢慢踮脚、轻轻拍打四肢、走动几步,有助于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午睡不是越久越好,心脏健康才是关键

很多老人认为“睡眠越多,身体恢复得越好”,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更重要。

午睡过久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影响寿命,正确掌握午睡方法,才能真正有利于健康。

除了控制午睡时间,老年人还需要注意饮食、运动、情绪管理等方面,共同保护心脏健康。

1. 饮食清淡,少油少盐研究表明,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重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老年人应多吃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肉、豆制品),避免过量摄入油炸食品、加工食品。

2. 适量运动,保持血管弹性运动是维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手段,建议老年人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低强度运动,比如散步、太极、八段锦,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3.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长期焦虑、抑郁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进而影响心脏健康。

老年人可以通过听音乐、下棋、养花等方式放松心情,减少焦虑感,提高睡眠质量。

结语

70岁后,午睡时间过长真的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甚至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医生提醒,午睡并不是越久越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才是最科学的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好心情,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如果家里有70岁以上的老人,一定要提醒他们注意午睡时间,避免因午睡不当而影响心脏健康。保护心脏,从科学午睡开始!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