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杨阿姨怎么也想不到,辛苦大半辈子攒钱给儿子买的婚房,竟然会变成这样一桩烦心事。
原本儿子结婚,老两口欢欢喜喜地拿出积蓄,全款买了一套房,想着儿子成家立业,自己也算了了一桩心愿。
可这婚房,却成了导火索,引发了一系列家庭矛盾。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杨阿姨和老伴年轻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改变命运,他们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到城市里打工。
起初,他们在私人工厂里做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孩子只能留在乡下,由爷爷奶奶照顾。
后来,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他们把孩子接到了城里,一家三口挤在出租屋里,生活依然拮据。
不甘现状的杨阿姨夫妇开始探索新的出路。
丈夫决定辞去工厂的工作,开始尝试做生意。
一开始做服装倒卖,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但很快又赔了个精光。
不气馁的他,又开始做服装加工,虽然利润微薄,但胜在稳定。
杨阿姨也辞去了工作,和丈夫一起经营,生意逐渐有了起色,规模也慢慢扩大,日子终于渐渐好转。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杨阿姨一家终于在城里买了房,儿子也顺利完成了学业。
在儿子到了适婚年龄后,杨阿姨对未来儿媳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对方人品好,家庭和睦。
当儿子把女朋友带回家后,杨阿姨却感到十分失望。
原因并非女方家境贫寒,而是她父母的为人处世让杨阿姨难以接受。
儿媳的父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儿媳和她弟弟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
杨阿姨劝儿子再考虑一下这门亲事,但她没想到儿子态度坚决,非卿不娶。
拗不过儿子,杨阿姨最终还是妥协了。
为了儿子的幸福,老两口决定全款为儿子购买婚房。
在买房过程中,儿媳主动提出要出两万块钱,这让杨阿姨夫妇对她刮目相看,觉得这姑娘是真心想和儿子好好过日子。
可是,就在办理房产证的时候,儿媳却提出要在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杨阿姨这才意识到,原来儿媳之前的举动都是为了在房产证上加名。
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儿子已经和儿媳私下办理好了房产证,木已成舟,杨阿姨也只能接受现实。
婚后,儿媳一直没有怀孕。
杨阿姨询问原因,儿子解释说儿媳想等小舅子结婚后再要孩子,因为岳父母家经济困难,儿媳想帮衬弟弟。
杨阿姨虽然不理解,但考虑到手足情深,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几个月后,小舅子的婚礼如期举行,场面十分隆重,婚房也装修得相当气派。
这让杨阿姨感到很疑惑,两家经济条件都不好,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操办婚礼呢?
婚礼过后不久,儿子找到杨阿姨,提出要他们再买一套房子。
原来,儿子儿媳为了给小舅子办婚礼,竟然偷偷卖掉了婚房,现在一家三口租房住。
儿媳更是表示,如果公婆不给他们买新房,她就不生孩子。
杨阿姨听后怒不可遏,她没想到儿子儿媳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她严厉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且和儿子大吵了一架。
儿媳也打来电话,重复着同样的要求,但杨阿姨和老伴态度坚决,不会再为他们购置新房。
杨阿姨夫妇早年辛苦打拼,攒下了一些积蓄,如今老了本想安享晚年,却还要为儿子儿媳的无理要求操心。
她不禁感叹,挣钱不易,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她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儿媳会觉得父母的钱就应该理所当然地给他们花?
难道他们不明白,父母的积蓄是养老的保障吗?
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的深思:父母对子女的帮助应该如何把握分寸?
夫妻之间应该如何处理家庭财务问题?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面对这样的情况,杨阿姨一家又该如何化解矛盾,找到平衡点呢?
[大哭][大哭][大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