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央行买黄金,真的是为了赚钱吗?

长线如金 2025-02-02 02:34:17

前一段时间,我写过一篇关于黄金的文章,有位网友看了之后,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疑问。

大概意思是说,你觉得黄金处于高位,没有什么投资价值可言,但是现在各国央行都在抢购黄金,难道大家都是错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这位提问者犯了个最大的错误就是自我代入把央行的角色拟人化了,即以自己的个人思维去看待央行的视角,而忽略了央行和个人之间巨大的差别。

实际上,各国央行和我们普通人买入黄金的逻辑是不太一样的,我们普通人买黄金,理由很简单就是想赚钱,以货币投入为赚取更多的货币;反观央行本身就具备发行货币的权力,其目的自然不会是想通过买黄金来赚取更多的货币,而更多是从宏观经济和金融安全来考虑问题。

例如我国央行2024年对黄金的不断买买买操作,原因就在于美元不断走强,给人民币带来了较大的贬值压力,属于为了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而作出的宏观经济决策。

你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简单觉得央行和你一样是被金价上涨所吸引,炒黄金赚差价,那就纯属搞笑了。

我们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防止系统性风险,各国政府都有金融避险的要求,即通过多元化方式,降低外汇储备对单一货币的依赖(例如美元)。此举能保障国家的信用评级,平滑通胀影响,增加国际交易的灵活性。

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比方说如果你手上的外汇都是美元或者美债,如果该货币或者发行国出什么幺蛾子,你的麻烦可就大了。所以当然要防患于未然。

我们假设现在某某外币走强,使得其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上升(有走强的,就肯定有走弱的,结构比例就会发生变化),那么为平衡外汇储备,降低某走强单一货币的占比,有一种操作就是立刻增大黄金或其他货币的头寸。

那么这个时候的增持,自然就不会在意当前的市场价格到底是贵还是便宜。你若去抄这种作业,那真的会贻笑大方。

甚至退一步讲,各国央行的操作就一定正确吗?其实也不见得,最典型的就是一战后,各国纷纷储备黄金,恢复金本位,结果最后某种程度上成为三十年代大萧条的重要推手之一。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1 阅读:116
猜你喜欢

长线如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