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运动品牌巨头对比:耐克年营收514亿美元,安踏集团多少?

历史有一林 2025-04-11 12:38:37

过去十多年,全球运动鞋服市场大洗牌,除了耐克稳居榜首外,来自中国的鞋服品牌异军突起,逐渐打响名气,营收也是一路水涨船高。美国的耐克集团虽然增长乏力,其单品牌市场规模远高于其他运动品牌。在2024财年的营收高达514亿美元,同比增幅约1%,是自2010财年以来营收增速最为缓慢的一个财年。

美国有耐克,中国有安踏,从营收规模看,安踏跟耐克还有多大的差距呢?

耐克从草根到巨头的蜕变

说到耐克的起家,就不得不提及它的创始人菲尔·奈特,他一手将耐克变成了美国文化的符号以及体育营销的代名词。耐克的前身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由俄勒冈大学毕业生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尔·奈特在1963年共同创立。

1972年,蓝带公司正式更名为耐克公司,Nike英文原意为希腊胜利女神,耐克“小钩子”商标象征着征着希腊胜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着速度,同时也代表着动感和轻柔,这个简单的勾形标志,后来演变成运动文化最具辨识度的符号之一。

耐克在1970年代创造的"运动偶像经济",彻底改变了体育营销规则。当其他品牌赞助球队时,耐克孤注一掷签下田径叛逆者史蒂夫·普雷方丹,这个拒绝传统训练方式的运动员,完美契合了品牌的反主流形象。1984年签约乔丹更被视为疯狂赌注,为初出茅庐的篮球新秀开出天价合同,并冒险推出黑色球鞋打破NBA着装规范,这种押注个人的策略最终创造了Air Jordan神话。

耐克logo设计者

此后,借助美国NBA这一知名体育品牌,耐克相继签约了科比·布莱恩特、詹姆斯、杜兰特等顶级运动员,以及赞助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赛事,逐步构建起全球影响力。

在供应链管理上,耐克开创了"虚拟生产"模式。将生产外包到亚洲,主要是越南,自身专注研发与营销。越南承担了耐克全球五成的鞋类生产以及三成的服装生产,是耐克最大的制造基地。此外,越南还生产耐克旗下的匡威品牌产品。

但是最近随着美国对越南征收的“对等关税”,使得耐克的股价出现了暴跌。即便后来又延期90天执行,企业将难免将额外的成本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现在,耐克已成为全球营收最高的运动品牌,年营收超3700多亿元人民币,是排名第二的阿迪达斯两倍以上。

安踏从晋江小鞋厂跻身世界前三

1987年,17岁的福建晋江少年丁世忠怀揣600双家乡生产的运动鞋,只身前往北京闯荡。他在西单商场租下柜台,凭借产品质量和灵活的销售策略站稳脚跟。这段经历不仅为他积累了第一桶金,更让他意识到品牌自主权的重要性。四年后,丁世忠带着经验和资金返乡,与父亲丁和木、兄长丁世家共同创立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开启了安踏的品牌化征程。

90年代,国内运动鞋服市场被国际品牌主导,本土企业多依赖代工模式。丁世忠敏锐地选择了一条差异化道路:1999年,安踏以全年利润签下乒乓球名将孔令辉。随着孔令辉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安踏品牌迅速崛起,营业额从2000万飙升至2亿元,成为中国首个以明星代言打开市场的运动品牌。

2007年,安踏在港交所上市,融资31.68亿港元,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运动品牌。2009年,安踏以3.32亿元收购意大利品牌FILA的大中华区经营权,标志着多品牌战略的启动。FILA从濒临退出中国市场的高端品牌,转型为时尚运动领域的标杆,营收贡献达四分之一。

此后,安踏通过收购迪桑特、可隆、亚玛芬体育等品牌,构建覆盖户外、滑雪、高端运动的全场景矩阵。

在新近发布的安踏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在2024年首次突破700亿元大关,达到708.26亿元,由安踏控股的亚玛芬集团实现营收377.52亿元。安踏和亚玛芬双轮驱动,合计营收达到1085.8亿元。虽然营收规模上不足耐克三分之一,但是差距已经大大缩小!

4 阅读:2847
评论列表
  • 2025-04-11 22:50

    安踏剔除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耐克剔除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再比较他们的销售额,这样才能看出差距。

  • 2025-04-12 11:07

    听说是乔丹救活了耐克

    用户10xxx57 回复:
    中国多人也救了它

历史有一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