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放关税狠话威胁中国,收到中方“奉陪到底”的答复后,不到24小时,美国"缴械"公布千项豁免清单。稀土、抗生素等战略物资全在列,暴露美国经济命脉仍依赖中国。这场贸易博弈究竟谁会先扛不住?
【特朗普威胁中国再加50%关税】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对中国发出“最后通牒”,他威胁说,如果中国不取消34%的关税反制措施,那么美国将会对所有中国产品,再征收50%的关税。
然而,中国驻美大使馆和商务部反应也非常迅速而坚决,明确表示施压和威胁不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方式,誓言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商务部更是指出,中方的反制措施完全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以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并捍卫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美国的行动只会进一步暴露出其讹诈本质,中国绝不会接受这样的做法。如果美方执意如此,中方将奉陪到底。
令人惊讶的是,在得到中国“奉陪到底”的回复后,还不到24小时,特朗普就“缴械投降”似地,打开了一扇“后门”。
【美国白宫公布千项豁免清单】
白宫悄然拿出了一份长达37页的“豁免清单”,上面列出了上千种被豁免增加关税的商品。这一举动无疑显示出,特朗普不过是只“纸老虎”罢了。
细看这份清单,不难发现其中玄机——被豁免的几乎都是美国,极端依赖进口的各种战略物资。例如,稀土、石墨、锂、钴等关键矿产,甚至连钢铁、铝等金属也在列,还有中国占全球产能超30%的抗生素、维生素。这些可不是随处可见的小商品,而是美国经济的命脉所在,又怎能轻易割舍?
美国这种“开后门”的做法,实际上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美国自身的准备不足,二是对中美长期经济摩擦承受能力的怀疑。
因此,为了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美国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必需品。但是,这一操作对于特朗普而言却收效甚微,因为中国正在扩大对镓、锗、锑等战略金属的出口管制。这使得美国不得不在“卡住别人的脖子”和“怕被别人勒死”之间找到平衡。
【中国加强两用物项的出口管控】
回顾过去8年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在进口方面早已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构。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下降,而许多美国企业反而需要中国市场来盈利。同时,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国内市场的自我消化能力,让中国在这场竞逐中游刃有余。
而从中方的回应来看,中国的应对策略也相当明确。如果美国执意要叠加关税,中国将毫不犹豫地进行对等报复,甚至不排除对所有美国出口商品,也加征50%的关税。显而易见,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信心应对任何来自美国的错误政策。
特朗普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工业实力和市场反应。他以为靠加关税就能让中国低头,这想法简直太天真了。
【中国是全球头号工业大国】
现在中国可是全球头号工业大国,工业总产值比G7那几个发达国家加起来还多,工业体系十分完整,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全世界都抢着要,别的国家根本没法替代。
反观美国呢,经济主要靠股市、金融和美元撑着,要是真跟中国全面打起关税战来,最后吃亏的肯定是他们自己。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来的,但最终买单的却是美国的消费者。数据显示,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金额,超过5000亿美元,一旦关税落实,这些商品的价格必然飞涨。
这对于日常用品如衣服、家具等价格的影响尤其明显,低收入家庭将会倍感压力。同时,中小企业和分销商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甚至引发更加严重的失业问题,社会不满情绪可能进一步滋长。
【最终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
在此背景下,中国同样保持着强大的经济韧性。除了对美出口仅占GDP的3.2%,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包括进军东南亚、中东等潜力市场。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内深化改革、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扩大内需,中国已经在重塑自己的全球产业链。
总的来说,在这场看似凶猛的博弈中,中国无需妄动,只需稳步推进自身的发展策略,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扩大开放应对变化,最终便能在全球化的棋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特朗普以为的“大规模摊牌”,最终可能只是一场空中楼阁的游戏。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他的保护主义政策似乎都像在自扇耳光,打着威胁的大旗,最终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豁免的货,都要加100%的价格再出口卖给美国
大漂亮!刚露头脖子可又缩回去了!这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