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4月20日,央行发布最新LPR报价,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自2022年8月下调以来,LPR已连续8个月保持稳定。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在4月20日举行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对一季度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当前社融和信贷数据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并呈现出结构上的改善,这是货币政策提前发力的迹象。同时,房地产和消费等薄弱环节也有改善的迹象,因此需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另外,央行表示,目前的真实利率水平是比较适宜的,这也向市场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自四月份开始,包括河南,陕西,广东,湖北在内的一些地区的中小银行纷纷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这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由于上个月的存款利率以市场为导向的调节机制进行了修正,但并不能预测 LPR将随之下降。目前,银行的净息差已经达到了历史低点,为了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银行将会在负债端加大力度,而适当地降低存款利率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选择。

图片来源:中国商报网
在政策利率保持不变、短期内存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的可能性很小的情况下,银行 LPR报价的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受到限制,新发贷款利率下降的趋势也将会逐渐收敛。考虑到今年以来,经济表现出了良好的恢复趋势,信贷需求得到了有效的复苏,市场主体的融资意愿得到了增强,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在目前阶段,已经没有了继续加码宽松政策的必要,降息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收窄。
目前来说,主要的矛盾是,贷款端利率已经处在了较低的水平,而 LPR本身并不高,因此,银行没有太多的动力去继续降低 LPR。在净息差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这就需要对负债端的存款利率进行进一步的降低,所以,即使是存款利率的降低,也不能成为 LPR调降的必然依据。
展望未来,伴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调和银行净息差的改善,以及实际融资需求的大幅复苏,以及信贷投放由“量多价低”向“量多价平”乃至“量多价升”的推演, LPR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若将来房地产业恢复不及预期,或者海外出现经济、金融危机大幅拖累出口的情况,那么不排除LPR超预期调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