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灵兽第1598篇原创文章
社区团购的故事,或许正走向尾声,留下的只有资本的脚步声和供应商的叹息。
作者/十里
ID/lingshouke
1
淘宝买菜撤出社区团购
淘宝买菜的次日自提服务,悄无声息地被快递到家模式取代了。3月25日晚上,其全国用户在平台上收到了相关通知。
成都的团长小楠向《灵兽》透露,尽管此前已有传言称淘宝买菜将在年中关闭,但这次调整的速度仍让人措手不及。“司机晚上送货时告诉我们,才知道要变,我们甚至比用户早知道不到一小时。”
事实上,早在2023年5月,阿里就开始对社区团购业务进行系统性的结构调整。先是淘菜菜和淘鲜达并入淘宝买菜,随后又给淘鲜达单独开了入口。看似是业务的精细化调整,实际上却是一场渐进式的瘦身。
如今,淘宝买菜的次日自提服务彻底被快递模式取代。不少团长不禁直言:“这次应该是全国性关停,不会再重启了。”
根据平台公告,用户仍可通过“淘宝买菜-农场直发频道”浏览商品并下单,订单将通过快递配送到家,而此前次日达模式下已生成的订单则不受影响。这一过渡安排看似平稳,但潜台词却耐人寻味——淘宝买菜正在彻底摆脱社区团购的标签。
其实,这一切早有端倪。去年12月,淘宝买菜就开始在南昌等地关停自提点,彼时已经有人在猜测,这个业务还能撑多久。
“现在淘宝买菜只有快递业务了,买一次得等三四天。以前本地配货、次日达的模式直接没了。现在寄快递,淘宝不用再雇人,没成本,但单量少得可怜,一个月就三五单,早在半年前我就自己关了。”方超是一位来自辽宁的团长,他向《灵兽》表示。
几年间,他尝试了包括兴盛优选、美团、多多买菜和淘菜菜多个社区团购平台,最终只剩下美团和多多买菜还在坚持。
“兴盛优选收缩时,佣金一分钱都没提出来,白干了几百块钱;淘菜菜也不行,货少得可怜,司机送货时间完全不确定,佣金低得离谱。现在只剩美团和多多还凑合,美团提成高但单量少,多多单量多但佣金低,菜品质量最近倒是有所提升,但仿品牌的日用品还是得多留心。”他坦言,这种现状让团长们不得不在多个平台之间权衡,选择相对收益更高的合作对象。
平台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佣金和单量上,还在配送时间上形成了显而易见的差距。
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的次日达截止时间是晚上11点,而淘宝买菜只能做到10点。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差,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成为用户选择平台时的重要分水岭。更何况,在市场份额上,淘宝买菜的表现也远远落后于这两家巨头,难以形成有效竞争。
其实,淘宝买菜的调整也不难理解。阿里的主业是电商,社区团购这种边缘业务在亏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资源投入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面对竞争激烈的主战场,阿里喊出了“聚焦核心业务”的口号,这时候社区团购自然成了优先舍弃的对象。
有业内人士猜测,淘宝买菜没有直接关停,而是转为快递到家模式,保留入口,显然是想充分利用现有流量资源。
2
供应商的艰难
“市场比我们先前的预期更艰难。”这是美团创始人王兴在一次电话会议上对社区团购现状的坦率描述,也道出了这一赛道长久以来的困境。
美团的财报数据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佐证。过去五年,美团的新业务板块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从2019年到2023年,其经营亏损额分别达到67亿元、109亿元、384亿元、283亿元和202亿元,累计亏损高达1045亿元。
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昂的运营成本。表面上看,社区团购的模式并不复杂,但实际上却涉及采购、分拣、仓储、平台运营、配送、客服等多个环节,每一项都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然而,当平台始终无法提升客单价时,亏损的深坑只会越来越难以填补。
为了扭转局面,平台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运营模式。通过压缩供应链中的低效和粗放管理,他们试图从各个细节中挖掘节约空间。目标明确:控制成本、减少亏损,最终实现盈利转向。
但这一切的代价却是加剧了对参与者的压力。“平台必须不断降低物流和仓储支出,同时要求配送团队提高效率、减少货损,甚至全年无休,这样才能稍微缓解亏损。”一位业内人士对《灵兽》表示。
因此看到,成本压力最终传导到各个参与者身上。供应商被要求提供更低价格的商品,司机的运费逐渐缩水,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
山东的水果供应商国鹏对此感触颇深。自2021年起,他开始为主流社区团购平台供应苹果,并与平台签订了包销协议。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平台甚至派采购和品控人员驻扎产地进行指导。
但进入今年,国鹏逐渐缩减了社区团购业务的比例。
“和社区团购平台合作意味着你要不断压低价格,甚至为了数据好看而强行销售。”国鹏坦言,作为源头产地,他无法承受因库存积压、货损或退换货带来的额外成本,资金链的压力让他不得不逐步减少在社区团购业务中的投入。
快销品供应商夏夏的经历同样反映了这种困境。自2020年进入社区团购赛道以来,他的公司曾在多个平台上实现日销超千件的佳绩。然而,随着平台逐步提高毛利率并减少商家补贴,他的利润空间急剧缩小。最终,夏夏也选择逐步退出这个领域。“这种模式对供应商来说已经越来越难以持续。”
如今的社区团购生态就像一座“围城”。身处其中的供应商逐渐萌生退意,而城外的人依然“跃跃欲试”,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一位深耕社区团购领域的农产品供应商向《灵兽》透露,他对剩余两大社区团购平台未来持谨慎态度。“2025年的形势恐怕会更加严峻。整体流量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有些本是一个对稳定的平台,利润点也还算可观,但现在连报品都变得异常困难。”
这位供应商提到,今年2月,他尝试向头部社区团购平台报送几款在其他平台上销量稳定的产品,但几乎所有仓库的采购团队都拒绝了他的申请。“我报了20个仓库,结果一个都没通过。”
他进一步解释道,头部社区团购平台如今的策略变得更加苛刻,优先考虑品牌化产品,或者是平台极度需要的白牌商品。对于普通供应商来说,想要进入这个体系的难度正在不断提高。
从供应商到平台,社区团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承受资源竞争、利润缩减和运营压力带来的多重挑战。
3
未来
社区团购的退潮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连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也被传出消息,其在拼多多App首页的入口位置可能被降权,为“百亿补贴”项目腾出资源。
巨头们的算盘算得很明白:资源必须集中在更有潜力的领域,而那些边缘业务,即便还能维持运转,也注定只能退居二线。
再看看美团优选,撤城、关仓的消息屡见不鲜。团长小楠向《灵兽》爆料称,从去年10月开始,美团优选的单量已经腰斩。他猜测,这或许与美团App减少对优选业务的推荐有关。
在数据层面得到了体现。财报显示,美团新业务的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为229.20亿元,同比增长23.5%,但环比下降了5.3%。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还包含了Keeta在沙特的高速增长。显然,美团管理层已经开始押注小象超市,将其作为替代美团优选的重点项目。
事实上,美团早在去年就对新业务的战略方向进行了明显收缩。尤其是美团优选不再追求扩大规模或争夺市场份额,而是转向减亏和提升效率。补贴力度逐步削减,社区团购的地位也不复从前。或许也预示着,美团在这一赛道上已经失去了早期的期待与耐心。
对于曾经深度参与美团优选业务的“老兵”来说,这样的结局并不意外。一些业内人士甚至直言,美团优选的业务最终会被逐步边缘化。
供应商国鹏认为,这种边缘化的趋势已经显现,但他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美团优选真的倒下,资本团就只剩下多多买菜了。这对商家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打击。希望美团优选能够重新振作,为市场留下一些竞争空间。”
然而,多多买菜的处境也并非一片坦途。国鹏表示,尽管整体单量可能会低于2024年,但多多买菜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出货渠道。无论是尾货处理还是低价商品销售,多多买菜凭借其规模和流量优势,仍然能够为供应商提供一定的利润空间。只要价格足够具有竞争力,供应商仍有机会从中获利。
与此同时,城外的京东拼拼正以200亿元的巨额投入杀回战场,试图通过布局本地生活服务和同城即时零售来抢占市场份额。不少供应商也在京东拼拼的官网上等待开城,期待新业务带来的机会。
淘宝买菜的转型或许是个例,但更可能是整个行业变局的缩影。那些曾经充满雄心壮志的项目,如今只剩下艰难维持的身影和逐渐消散的余温。社区团购的故事,或许正走向尾声,留下的只有资本的脚步声和供应商的叹息。(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菜的品质很差,买了一次就再也不买了
咸鸭蛋,盒装豆腐还是不错的
哈哈哈哈哈哈
垃圾堆里低价低质[笑着哭]
撑不了多久的,东西太垃圾
低价低质,社区需要这样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