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男子背部撕裂样疼痛!医生:赶紧去医院,一旦确诊死亡率高达9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看一系列优质内容。

背部突然像撕裂一样剧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闪了腰”或“筋骨出问题了”。但医护人员知道,这种剧痛背后可能藏着的是比腰肌劳损严重千百倍的致命疾病——主动脉夹层。

一种被称为“人体内的定时炸弹”的急症,如果不及时处理,一旦确诊,死亡率竟高达90%以上。

这不是夸张,而是冷冰冰的医学现实。这种病来得极快,发展极猛,甚至不给人留一点反应的时间。

在医院急诊室里,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而很多患者在被送到医院前,已经错过了抢救时间。

背痛不是小事:从常见到致命的巨大反差

人们对背痛的印象往往是“劳累”或“落枕”所致,甚至有人习惯性地贴个膏药就忍了。

然而医学上,某些背部疼痛其实是器官内伤的信号,而不是肌肉的劳损。

主动脉夹层就是这样一个“伪装者”。它不是外伤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体最大的血管——主动脉的内膜突然撕裂,血液在高压下冲入血管壁的夹层中,像刀子一样从内部撕开血管。

这种疼痛往往突如其来,如刀割、撕裂,极其剧烈,患者常常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伴随意识模糊。

这与“闪了腰”或“筋骨劳损”的缓慢疼痛完全不同。

但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种危险信号,往往错失了最佳救治时机。

为什么它如此致命?主动脉夹层的可怕之处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最重要的动脉,它像一条高速公路,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

当这条“高速公路”出问题,就意味着全身供血可能中断。

在主动脉夹层中,内膜撕裂让血液进入中层,形成“真假两条血路”,部分重要脏器如脑部、肾脏、脊髓的血流可能因此骤然减少或中断,导致脑中风、瘫痪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如果夹层继续延伸至心脏根部或腹部主动脉,可能会导致心包填塞、主动脉破裂、大出血,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一项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研究指出,确诊后24小时内如不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至2%,48小时死亡率可达50%,如果不治疗则总死亡率超过90%。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时间就是生命”的病!

谁是高危人群?它真的离普通人很远吗?

很多人以为这种病只发生在年纪大、身体差的人身上。其实不然。

高血压患者、长期吸烟饮酒者、肥胖者、情绪波动大的人,甚至是运动过猛的中年人,都是主动脉夹层的潜在目标。

尤其是长期不规范控制高血压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血管壁脆弱的隐患。一旦剧烈情绪波动、用力排便、搬重物时血压骤升,血管内膜可能瞬间被撕开。

曾有研究指出,在中国,约75%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而真正规律服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却不足50%。

马凡综合征等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虽然在普通人群中不多见,但也属于主动脉夹层的高危人群。

这类患者的血管壁天生就比较薄弱,极易撕裂。

别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主动脉夹层在中年人中同样高发,甚至不少患者在发病时只有四十多岁。

如何识别主动脉夹层?身体发出的警报不能忽视

主动脉夹层的症状很多时候是“假模样”,容易误判。除了最典型的突发剧烈背痛或胸痛外,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突发性胸背部疼痛:如刀割、撕裂般剧痛,常常从胸口放射到背部,有时向颈部或下腹扩散。

出冷汗、晕厥、意识模糊:是因供血不足或疼痛刺激。

下肢无力、瘫痪、失语:说明夹层已经影响到脊髓或脑部供血。

脉搏不对称、血压差异明显:左臂和右臂的血压相差较大,是主动脉夹层的一个重要体征。

既往就诊无效的“老毛病”突然加重:如高血压突然波动剧烈、心脏不适感增强等。

这些信号一旦出现,千万不能自己扛,也不要去按摩或推拿,更不能吃止痛药掩盖症状。

唯一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就医,优先选择有心血管急诊能力的三甲医院。

诊断与治疗:争分夺秒的生死博弈

主动脉夹层的确诊依赖于增强型CT、心脏超声、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其中增强CT是最常用、最快捷的诊断方式。

时间就是生命,越早确诊,生还的机会越大。

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控制和手术干预两类: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稳定血压,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适用于夹层未累及升主动脉的患者。

手术治疗或血管内支架植入则是救命手段,特别是在Stanford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中,几乎所有患者都需紧急手术。

这种手术风险极高,手术本身死亡率也在10%~30%之间。

但对患者来说,这是唯一的生机。

预防才是关键:主动脉夹层并非不可防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预知主动脉夹层的到来,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大大降低发病风险:

控制高血压: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长期、规律服药,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激烈波动。

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烟草和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

定期体检,尤其是做心血管检查: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建议定期做心脏彩超、CT等检查。

避免剧烈用力、提重物或情绪激动:尤其在如厕、运动、大笑、争吵时要避免动作幅度过大。

饮食清淡,控制体重:减少高脂、高盐食物摄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不忽视身体的异常信号:尤其是突发性的剧痛或不明原因的虚弱,一定要重视。

写在最后:疼痛不是小事,忽视就是代价

主动脉夹层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之战。它没有预警,也没有太多机会让人“慢慢来”。

每一次忽视剧烈背痛,每一次以为“可能就是腰疼”,都可能是与死亡擦肩而过。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这类疾病的危险性更高。

请不要再对身体发出的信号视而不见,也不要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

真正的健康,是从认清风险开始的。

参考文献

[1]王强,李振华,刘志勇,等.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10):867-872.

[2]陈志伟,宋玉林,王珊.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4,16(02):89-93.

[3]张晓敏,李浩,赵志刚.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05):378-382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