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住如此广袤的国土面积了,它现在就是在硬撑。苏联时期可以通过强大的国力确保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正常运转。但是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无力经营远东地区了,只不过它仍然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俄罗斯国土面积世界第一,占地球陆地1/8,可国力跟不上这广袤领土的维护需求。苏联时代,国家通过集中资源和计划经济,确保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运转顺畅。那时候,工业开发、人口迁移和军事部署都靠强大国力支撑,资源开采和运输体系高效运转。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大幅下滑,远东地区问题暴露无遗。 人口锐减、经济依赖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军事压力增大,这些因素交织,让国家只能勉强维持控制,不愿承认无力经营的现实。话说回来,远东和西伯利亚占地超过俄罗斯总面积70%,但贡献的经济价值远低于预期,成了拖累整体发展的负担。 先说人口问题,这是最大绊脚石。俄罗斯总人口不到1.5亿,主要挤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吸走大量年轻人。远东地区人口从1991年的800多万降到如今600万出头,下降20%以上。西伯利亚也类似,许多城镇空荡荡的。年轻人往西跑,因为就业机会少、生活条件差。地方政府出补贴吸引人定居,但流失速度更快。2024年,俄罗斯自然人口下降近60万,死人多于新生儿,这在远东更明显。 人口少,企业招工难,大项目没人干,经济循环卡壳。偏远村镇年轻人走光,只剩老人守着,医疗教育跟不上。 其实呢,这不是新事,苏联解体后就开始了,远东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2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政府推免费土地计划,试图止住 arctic 地区人口流失,但效果一般,2.5百万居民还在不断减少。邻国注意着这空虚地带,俄罗斯担心安全隐患,但无力逆转。 人口流失加剧经济不均,西部发达,东部落后,形成恶性循环。 经济方面,远东靠资源出口维生,石油、天然气、木材和矿产是支柱,但国际价格波动大,加上制裁,收入不稳。苏联时期,国家投资大项目,工业基础牢靠,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起不来。成本高,运输远,人少,工厂宁愿设在欧洲部分。远东GDP占比全国不到6%,增长率落后平均水平。私有化后,企业重组,但地区不均衡。2024年,俄罗斯经济靠军工拉动,通胀近9%,远东贫困率高于全国平均20年。 补贴依赖重,联邦资金占大头,私营投资4.2万亿卢布,但回报低。话说回来,开发潜力大,却卡在市场规模小,难以吸引外资。政府推加速发展理论,但障碍太多,内部整合弱。 远东食品自给率低,气候不利,项目推进慢。煤炭出口计划受设备缺口制约,北方海路潜力未发挥。经济赌注大,战争拉动增长,但隐藏成本高,远东成弱环。 资源被西部吸走,当地怨声载道,觉得被忽视。整体看,经济结构单一,难以转为活力源。 基础设施是另一个痛点。远东交通落后,铁路公路老旧,冬季雪封路,运输中断。机场少,航班延误常见。能源供应不稳,加热厂衰败,冬天崩溃风险高。苏联遗留项目多未完成,投资回报低。政府投73亿卢布,但远不够。河港缺乏专用设备,管道项目如西伯利亚力量2拖延。信息和电信落后,内部连通弱。远东与中部整合差,航空小规模失败成常态。 话说回来,这影响军事和经济物流,补给链长,成本涨。基础设施衰败威胁社会稳定,远东成俄罗斯整体衰退象征。 地理因素加剧问题,西伯利亚寒冷,维护费高。政府计划协调运能信息,但执行难。北方海路开发受限,基础设施持回发展。整体基建不足,拖累资源利用和人口定居。 旅游基础设施差,访客少,进一步隔绝地区。 军事压力让情况雪上加霜。远东边境长,部署分散,苏联时期军队密集,现在兵力收缩,装备落后。太平洋舰队核潜艇易受威胁,补给难题大。优先欧洲方向,远东资源少。老旧武器堆积,巡逻规模小。话说回来,地缘缓冲区缩小,安全漏洞多。中国间谍活动增加,俄罗斯警惕但无力应对。军技合作与中方增多,但依赖加深。 乌克兰战争耗费大,远东成弱点。核三叉戟海腿脆弱,印太挑战四重。话说回来,军改优先西方,远东训练场用旧装备。整体军力不足,难以震慑潜在威胁。 北约扩张暗面影响 arctic 团结,俄罗斯担忧本土安全。军民物流不足,经济影响大。 伙伴关系与中方反映联合利益,但俄罗斯弱化中依赖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