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一名美国陆战队军官经过旧金山海关时,他携带的一样东西引起了海关的注意。他当时所携带的东西,就是下面照片中的那些玉册。海关一看他所携带的东西看起来很高大上,于是就一边把东西扣了下来,一边往上反映。因为这件东西看起来像是清政府的东西,于是美国高层又把消息传给了清廷驻美国公使伍廷芳。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他1638年生于盛京,本名福临。1643年皇太极去世后,顺治帝在5岁时登基,由叔父多尔衮摄政。那时候清军南下攻克北京,顺治帝才真正坐稳江山。他亲政后,注重整顿官场,减轻老百姓赋税,还选拔汉族官员入朝。顺治帝对佛教感兴趣,1657年请僧人进宫讲经。他和董鄂妃感情好,妃子1660年去世后,他办了超出规格的丧事。1661年,顺治帝得天花去世,只有23岁。他的谥号是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1723年,雍正帝加谥定统建极,并做玉册记录他的功绩。这玉册用十片玉板串起来,刻满满汉文字和龙纹,现在还保存在故宫。 伍廷芳是清末外交官,1842年生于新加坡,早年去香港读书,学英语。1874年他留学英国学法律,1877年成首位华人御用大律师,回香港执业。1896年,伍廷芳当上清廷驻美公使,在华盛顿处理外交事宜。他英语流利,帮清廷应对义和团运动后的麻烦。1902年卸任后,他带回那件玉册。怀思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1900年随八国联军进北京,从太庙拿走玉册。他来自宾夕法尼亚,和当地众议员巴特勒有关系,那人儿子也从北京带回类似东西。怀思想把玉册带回美国,却在海关栽了跟头。 1901年9月23日,怀思带玉册到旧金山海关,没申报就被查出。海关官员看玉册精美,上面有五爪金龙,认定是清廷皇家物品,就扣下来上报。怀思说这是菲律宾买的,要求还给他,还找巴特勒帮忙,那人给财政部长写信施压。巴特勒儿子也参与了侵华,带回过赃物。美国财政部觉得玉册像从北京太庙来的,就通知清廷公使馆。伍廷芳接到消息,派旧金山总领事去查,确认是顺治帝玉册,还拍了照。伍廷芳写信给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说玉册是非法从北京带出的清政府财产,就算美国总统知道也不会让军人拿走。他坚持索要,几经周折,美国财长1902年10月下令交给公使馆。 清代玉册是皇帝死后记录生平的,用来进太庙祭祖。顺治帝玉册在雍正时做成,保存完好,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太庙被扰动,一批玉册流失海外。怀思拿的这本就是其中一件。伍廷芳索回后带回北京,其他玉册海关也扣了不少。1903年,新公使梁诚感谢美国,说要调查。但1905年,梁诚放弃追要,说那些对中国没特殊价值。有人回忆,说他觉得被外国人碰过的祭祖东西玷污了。宣统时,清政府补做了流失玉册,放进太庙,但新版做工粗糙,不如雍正时的精美。有些流失玉册成了美国博物馆宝贝,有的在拍卖会上出现,有的下落不明。 这事反映出清末国家弱势,皇家重物轻易流失。八国联军侵华时,太庙遭劫,本是祭祖圣地,却被军人当战利品。慈禧太后1901年12月还让伍廷芳谢谢美军保护太庙,可见当时清廷的尴尬。顺治帝玉册失而复得,提醒大家那段家国荣辱。伍廷芳1917年去世,怀思后来情况不明。玉册现在在故宫,完整无缺,长28.1厘米,宽12.9厘米,十片玉板连着,首尾刻云龙纹,中间记顺治帝功绩。 顺治帝一生短促,从小登基到早逝,中间有摄政王多尔衮掌权,他亲政后想改革,但阻力大。他推行的政策帮清朝稳固统治,却也暴露满汉矛盾。董鄂妃的事让大家记住他重情的一面。玉册本是为皇帝树碑,可在乱世成了见证王朝衰落的物件。怀思作为侵略军一员,拿走玉册是掠夺行为,没什么光彩。伍廷芳靠外交手段要回,显示出他的能力。那时代,清廷对外交涉总吃亏,这件事算小胜。 海关扣玉册后,事件上报到高层,美国人判断是清廷财产,就转给公使馆。这过程涉及中美外交,伍廷芳的信件起到关键作用。巴特勒干预也没用,玉册最终归还。其他官兵带的玉册类似处理,但梁诚后来不追了。补制玉册虽填补空缺,但质量差,象征清朝末年国力衰退。太庙玉册体系本是清代保存最好的,1900年前没动过,这次流失打破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