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人哀嚎:“为什么中国发言没人离场,以色列发言全世界都走了?世界变得太坏了!”——这大概是本届联大,最可笑的一句呓语。 第 80 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 9 月 26 日,成了场活生生的态度秀。内塔尼亚胡刚从侧门走上讲台,台下就响起成片的座椅滑动声,阿拉伯国家代表率先起身,紧接着伊斯兰国家、非洲国家的席位陆续空了出来,连部分欧洲国家代表也悄悄离席,原本拥挤的代表区瞬间露出大片空位。 内塔尼亚胡倒是镇定,开口就宣称反对巴勒斯坦建国是以色列的 “国策”,还说以色列在替美欧打击中东激进势力,可台下只剩他带来的亲友团和美国、加拿大代表在鼓掌,掌声稀稀拉拉的,反倒衬得会场更安静。 更耐人寻味的是场外的动静。联合国总部外,数百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的家属举着标语抗议,指责他只顾辩解却拿不出救人方案;纽约时报广场上,数千名示威者高喊 “逮捕内塔尼亚胡”,口号声隔着几条街都能听见。 以色列国内的反对党领导人拉皮德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说这番发言全是 “令人厌倦的噱头”,只会让以色列更孤立。 而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发言时,会场里连交头接耳的声音都少了。他提到要 “立即恢复加沙人道援助、重启‘两国方案’磋商”,还特别点出 “不能让饥饿成为战争武器”,台下不少代表频频点头,阿拉伯国家外交官甚至微微前倾身体认真倾听。 这种安静不是冷漠,是国际社会对公道话的默认,毕竟自 8 月安理会紧急会议以来,中方就反复强调停火止战,提出的 “四个必须” 早已在外交圈传开。 内塔尼亚胡遭集体退场,根源藏在加沙的废墟里。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前一天通过视频发言时透露,近两年冲突已造成 22 万加沙民众死伤,80% 的房屋和学校被毁,连联合国机构都确认加沙正面临 “系统性人道灾难”。 就在联大开会的 9 月 24 日,以军空袭汗尤尼斯市中心,一次就炸死 60 多人,而以色列退役少将伊扎克・布里奇直白承认,“所有炸弹都来自美国,没美国根本打不下去”。 美国自己的操作更透着双标。安理会多次表决停火决议,美国次次一票否决,最近连阿联酋牵头、近百国支持的草案也被打回,却转头给以色列送去大批精确制导炸弹。 前美国国务院官员乔希・保罗都看不下去,辞职时直言这种 “一边禁停火一边送武器” 的做法,根本谈不上保护平民。可偏偏是这样,还有美国人哀嚎 “世界变坏”,完全忘了自己才是冲突的 “燃料供应者”。 中国的立场从来没跑偏过。从推动联合国机构向加沙运送净水设备,到促成中东国家与巴勒斯坦的重建磋商,中方没搞过任何军事援助,只专注于停火和战后治理。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和美国拒绝给阿巴斯发放参会签证、特朗普宣称 “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对哈马斯的奖赏” 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些离场的外交官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不是世界变坏了,是大家再也不愿对霸权低头。内塔尼亚胡把 “反对建国” 当国策,美国把否决停火当习惯,这些做法早被国际社会看在眼里。 中国发言时的满场安静,以色列发言时的集体退场,不过是公道对霸权最直接的回应。美国的哀嚎,说到底是对旧秩序失灵的焦虑,可在生命与正义面前,再响亮的哀嚎也捂不住全世界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