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这几天白高兴了,连战都选择出手了! 说白了,现在台湾省国民党的改选,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郑丽文从一开始到现在的优势就一直保持着。 连战这步棋一落,基本等于给郑丽文的胜局加了道“双保险”,郝龙斌那边怕是再难翻盘。谁都清楚,连战在党内的分量有多沉,不说一言九鼎,至少能撬动大批深耕多年的基层力量,他公开表态支持郑丽文,等于给犹豫的党员们吃了颗定心丸。 郝龙斌先前还靠着“深蓝”基本盘蹦跶,总拿父亲郝柏村的历史声望说事儿,以为能靠情怀拉票。可情怀当不了选票,第二场辩论后的网络投票狠狠打了他的脸——3.9万网友里,支持他的只占6%,连郑丽文68%的零头都不到。这数据哪是差距,简直是鸿沟。 郑丽文的优势从来不是凭空来的。她那张“刀子嘴”在台面上太能打,辩论时句句戳中党内痛点,从“如何争取年轻选票”到“对抗绿营舆论攻击”,全是党员们最关心的实在问题。反观郝龙斌,翻来覆去还是老一套,讲不出新东西,台下听众的哈欠声早就说明了一切。 更要命的是,郝龙斌没接住“本土派”的支持。党内不少人觉得他太“僵化”,抓不住台湾年轻群体的心态,而郑丽文身边早就聚拢了徐巧芯这类能和年轻人对话的新锐力量。徐巧芯在社交媒体上的号召力,帮郑丽文拉来了不少原本对国民党失望的年轻选票,这恰恰是郝龙斌最缺的。 连战出手的时机也耐人寻味。选情胶着时他按兵不动,等郑丽文优势显现才站台,既顺了民心,又巩固了党内团结的形象。这种“顺势而为”的手腕,比单纯的站台更有分量,也让其他观望的大佬看清了风向,不少原本中立的派系已经开始悄悄向郑丽文示好。 有人说这是“老将定乾坤”,倒不如说是国民党党员用脚投票的结果。经历过几次选举失利,党内早就厌烦了“靠资历吃饭”的旧模式,郑丽文的犀利和务实,刚好戳中了大家“求变”的心思。郝龙斌输的不是人脉,是没跟上党内求新求破的节奏。 现在来看,郑丽文的领先已很难逆转,但赢了选举只是第一步。怎么把支持率转化为行动力,怎么弥合党内派系裂痕,怎么跟绿营掰手腕,全是她接下来要啃的硬骨头。连战这记“助攻”给了她底气,可真要扛起国民党的担子,还得靠自己的真本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