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家长绝对不会深度参与孩子的学习,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不怎么管孩子学习。有的家长管得特别细,细到每天孩子要学什么内容、做哪些事都给他安排好;还有的家长真“负责任”,亲自上阵,先把知识点学一遍,然后再去给孩子讲。 你可能觉得孩子目前的成绩还行,初中还可以,可等他到了高中,基本上一本都费劲,甚至有可能初二、初三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成绩开始下滑。因为你永远要记得,学习的主体是孩子,不是家长,你不用大包大揽。你包办得越多,他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弱,主动思考的能力也会越弱。 在学习上,一旦对家长产生了依赖性,就别想什么自学能力了,根本不可能。越是家长包办的那些孩子,天天嘴里要么就说这个题难,要么就说那个知识点不会,因为他缺乏的就是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家长反而会管得越来越累。 而且,如果家长深度参与孩子的学习,亲子关系一定容易破裂。因为任何人,包括孩子在内,都不喜欢自己做事的时候,旁边有人指挥——你指挥他,本身就是一种不被信任的表现。孩子特别容易叛逆,他一叛逆,父母的情绪可能就上来了。那你都和孩子起冲突了,还谈什么学习效率啊? 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做什么事情就特别想敷衍,慢慢他就觉得学习不是他的事儿,变成了你的事儿。 学霸的家长很多时候不管孩子的一些小习惯,只抓一些大方向:跟孩子规划好每天写作业的时间,争取让孩子自己制定一个短时高效的写作业时效,然后其余的时间让他自己安排。不管是预习明天的课程,还是把自己薄弱的题型再刷一刷,或者今天背单词、明天看“小四门”,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和问题,我们要给他提供一定的帮助:是给他找视频、找资料,还是帮他找老师,这是你需要干预的,因为这样可以降低孩子学习的难度。但具体过程怎么做,还是他自己的事儿,只要孩子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就行。 所以说,学习过程没有那么重要,包括他作业的完成度也不是那么重要。你只要定时定期给他出一张卷,让孩子在你规定的时间内把卷子做完,然后给他评分,看看他掌握得怎么样。如果掌握得不错,就证明孩子自己学习绝对可以,自学能力绝对OK,不需要父母操心,也证明你抓大放小的方向是正确的。 如果你发现他自测卷的问题很多,那就根据问题找一些资料、书上的例题,或者找老师帮他答疑,解决现阶段的问题。 再一个,希望家长们都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希望家长们看待问题,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情绪都尽可能平和一点,能够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适当理解和鼓励孩子。 这样的话,无论学习出现障碍,还是生活中出现问题,他都愿意跟你沟通和交流,都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鼓励。遇到问题,他希望你跟他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会越来越稳定——因为情绪稳定,才是进步的开始。
猜你喜欢
家长到底要管到什么时候
2025-09-15
学生宣发大使
为什么有些家长可以沉住气不鸡娃?
2025-09-20
楼市诸葛
发现能把女儿养得好的家长都挺有一套
2025-09-24
北岛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