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刷到10月1日K签证要落地的讨论,有人揪着“能不能吸引人才”吵来吵去,我倒觉得大伙可能抓错了焦点——有个隐性变化,比引才这事更值得琢磨。 别扯什么“曲线促生育”的漂亮话,这事本质更像“生育成本的隐性拆分”:K签证门槛就学士学位,真能留下来的科技人才没几个,大多干几年就走。可未婚生育这事儿一旦发生,最后扛抚养担子的,基本还是国内这边。说白了,它没主动推生育,却客观上把“生育行为”和“长期责任”给剥离开了,这逻辑想想还挺耐品。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种“成本错位”的细节?或者你对这事还有别的观察?评论区蹲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