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通告全球! 9月25日至30日,黄海部分海域开展军事活动,禁止驶入!9月24日,中国海事局网站发布消息,威海海事局代表国家正式向全球发出通告:9月25日6时至30日18时,黄海部分海域开展军事活动,禁止驶入。 这看似是一则常规的航行安全提示,但其实是一次蕴含深意的战略沟通实践,尤其是在全球化与地缘政治复杂交织的当下,此类通告已超越单纯的技术性公告。 这背后折射的,不仅是一国军事行动的常规操作逻辑,更是一套符合国际规则的安全表达体系,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5条规定,沿海国为保障安全可暂停特定海域无害通过,但必须正式发布通告,威海海事局提前一天通过官网全球推送信息,恰好是对这一国际规则的精准践行,比某些国家搞突然袭击式军演的做法,多了份专业与坦诚。 而从国内实践看,这种透明化操作早有先例,今年5月,威海海事局就曾发布过黄海实弹射击的禁航通告,此次6天的军事活动时长、提前发布的时间节点,均符合《航海船舶航行通告发布规定》中常规通告提前24小时发布的要求,足见这是国防训练的常态化安排,而非针对特定事件的应激反应。 国防部发言人蒋斌此前就明确表示,中国军事活动“符合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这份通告正是对这一表态的具象化诠释。 放在9月的全球棋局里看,这则通告的信号意义更耐人寻味,当下全球军事格局正加速变天,福建舰南海试训、多国军事行动密集上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选择以规范通告的方式开展军事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立场表达:即便实力提升,依然坚守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底色。 更难得的是这份通告里藏着的责任意识,黄海可不是普通海域,江苏滨海港去年自营吞吐量就达1931万吨,今年预计突破2400万吨,还开辟了至南非、迪拜的远洋航线,若不提前通报,一旦军事活动与商船航行冲突,损失不可估量。 中国海事局通过官网、VHF短波广播等多渠道推送信息,本质上是在维护自身训练权益与保障国际航运安全之间找平衡,这种“不添乱”的做法,正是区域责任担当的鲜活体现。 说到底,这则“禁止驶入”的通告,藏着中国的安全智慧:既用合规操作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军事透明的期待,又以常态化训练夯实了国防根基,还没耽误保障区域航运顺畅,比起某些国家动辄派舰机到别人家门口秀肌肉,中国这种提前打招呼、按规矩办事的风格,反而更能赢得尊重。 尤其是在多极化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这样的通告外交,正是维护区域稳定的一剂良方,毕竟能把实力展示和规则意识揉在一起的操作,远比单纯的武力威慑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