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苏联女英雄卓娅,牺牲前的最后一张照片。画面中的卓娅无精打采,看似穿戴整齐,其实之前她已经被敌人拷打了三个多小时,从旁边士兵的衣着来看,卓娅穿的也非常单薄,但即使这样,她也没有背叛,最终被害。 1941年,她才18岁,她家是知识分子家庭,小姑娘爱看书,尤其是文学作品,心里头有那么一股子理想主义的劲儿。战争一来,什么理想都得让位给现实。当德军的坦克开进苏联,卓娅没半点犹豫,报名参加了游击队。 那时候的莫斯科城外,游击战打得有多残酷。德军的闪电战势如破竹,正规军压力巨大,敌后就成了这些年轻人的战场。他们的任务很直接:破坏。剪电话线、烧德军的马厩和营房、埋地雷,怎么能让敌人不好过,就怎么来。这活儿,每天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1941年11月底,卓娅接到一个任务,去一个叫彼得里舍沃村的地方,烧掉德军的一个重要据点,里头有马厩和通讯站。跟她一起的,还有两个战友。天寒地冻的,雪踩上去嘎吱响,三个人摸黑进了村。计划是分头行动,卓娅负责马厩。 她干得很利索,悄悄摸到地方,把汽油瓶准备好。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意外发生了。德军的巡逻队发现了他们,更要命的是,一个叫克鲁布科夫的战友被抓了。这个人,没顶住,当场就把整个计划和盘托出,甚至供出了卓娅的位置。 卓娅当时其实有机会跑,但她没有。也许是骨子里那股倔劲儿上来了,她选择冲向目标,想在被抓前完成任务。可惜,火柴刚划亮,就被德国兵一巴掌拍灭了。她就这么落到了敌人手里。 德军把她押到指挥部,审问她的是第332步兵团的一个中尉。问她是谁,来干什么的,有多少同伙。卓娅嘴巴跟上了锁一样,就一句话:“我什么都不会说。”她还给自己报了个假名,叫“丹娘”。这个名字,来源于苏联内战时期的一位女英雄,是她心里的偶像。她想成为那样的人,也确实做到了。 德国人见问不出东西,就开始上刑。皮带抽,烙铁烫,用刺刀在她身上划。咱们今天隔着屏幕说说都觉得头皮发麻,可那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一个18岁女孩身上的事。她疼得晕过去,敌人就用冷水把她泼醒,接着打。 这就是我们在照片里看到的,她为什么那么“无精打采”。那不是简单的疲惫,那是被连续拷打、受尽非人折磨后,身体被掏空的状态。但你看她的眼神,虽然疲惫,却没有屈服。她没哭,也没求饶。据说,有个德国兵私下里都说:“这姑娘是铁打的。” 敌人从她嘴里撬不出一个字,耐心耗尽了,决定公开处决她,用来恐吓当地的村民。 1941年11月29日早晨,卓娅被押到村中心的绞刑架下。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纵火犯”。德国人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赶出来,逼着他们看。场面安静得可怕,只有风声。 站在垫脚的木箱上,卓娅知道,这是她生命最后几分钟了。她用尽全身力气,对着人群大喊:“同志们!你们为什么这么沮丧地站着?要斗争!要打击法西斯!” 德国军官想阻止她,但她还在继续喊:“你们绞死我一个,但我们有两亿人,你们绞不完的!会有人为我报仇的!” 最后一刻,她对着旁边的德国士兵喊道:“你们现在投降还不晚,胜利最终是属于我们的!” 话音刚落,刽子手踢开了她脚下的木箱。 卓娅的牺牲,并没有马上被外界知晓。她的遗体被德军挂在绞刑架上一个多月,期间还不断遭到凌辱。直到1942年初,苏军反攻,解放了这个村庄,人们才从村民口中得知了这位名叫“丹娘”的女英雄的事迹。后来经过调查,才确认了她的真实身份——卓娅。 这事儿传开后,在整个苏联引起了巨大的震动。《真理报》刊登了她的故事,卓娅瞬间成了一个象征,一个不屈不挠、为国捐躯的偶像。 卓娅的牺牲,极大地刺激了前线的红军战士。“为卓娅报仇”成了一句响亮的口号。苏军在战场上,对那些犯下战争罪行的德军部队,特别是党卫军,确实采取了极其强硬和残酷的报复手段。第332团在后来的战斗中,也确实遭到了苏军的重点打击,几乎全军覆没。可以说,那道“复仇令”即便没有落在纸上,也已经刻在了每个苏联士兵的心里。 而那个出卖了卓娅的叛徒克鲁布科夫,后来逃回了游击队,谎称自己是逃出来的。但在严格的审查下,他的谎言被揭穿,最终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正义,以它自己的方式,终究还是到来了。 战争结束后,卓娅被追授“苏联英雄”的最高荣誉,她的遗体被迁葬到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和许多为这个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安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