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委托,经严格培训,来自上海市9个涉农区的1924名上海市乡村医生通过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2025年上海市乡村医生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培训-进阶篇”项目培训与考试,喜获“培训合格证书”与“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至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为上海市约3000名乡村医生累计提供的6051人次的高质量服务能力提升的3年培训计划已完成。
据悉,乡村医生是中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中的关键力量,他们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提升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夯实农村基层医疗基础,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的核心环节。为了完成3年培训规划,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组建了多个《项目教学流程管理》与《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管理》服务团队,有计划地进行整体策划、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师资团队组建、视频课件制作、梳理学员信息并完善培训网络平等多项功能,为教学管理制定了阶段性、连续性、精细化的全流程规划。
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大纲编写专家组”专家、“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张爱莉介绍,目前,上海市宝山、崇明、奉贤、嘉定、金山、闵行、浦东、青浦、松江等9个区尚有村医务室1100个,新、老乡村医生近3000名。他们常年服务于郊区村民的医疗、康复、护理、疾病预防第一线。经大量需求调研表明,新、老乡村医生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差异,新乡医缺少诊疗服务的实践经验,老乡医缺乏慢病诊疗与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急需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获得接地气的实用培训课程以提升临床诊疗服务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开课前,专家在调研、研讨教学方案时收到了9个区调研问卷中109项反馈需求。由于新、老乡医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差异,对设计课程知识点的需求、授课方式及深度的把握难度较大,最后确定师资队伍以三级医院的全科医学专家为主,授课讲师28位,分别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各附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学专家;授课方式为以案例为引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师生互动的PBL教学方法进行。
本次培训充分兼顾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依据调研反馈及培训大纲的需求,实时融入国家健康促进活动“体重管理年”的相关内容,筛选了10个专业模块、36讲课程。课程涵盖慢病管理,影像学诊断,常见疾病识别,儿童、妇科常见病诊治,精神卫生健康管理以及体重管理等多个领域。学员们通过40天的视频课程学习、课前课后自测、教学质量评价、提问与答疑等环节,以及培训前后的理论综合考试,达到了预期培训效果。
据悉,授课教师在教学管理上严格、细致,学员们普遍反映受益匪浅。从学员培训前的摸底测试和培训后的综合考试,测评数据显示,综合考核3年的平均合格率为93.7%;培训后与培训前的成绩考核成绩提升率为19.8%,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乡村医生基层医疗服务的理论水平,更为其日常行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为上海乡村医生培训制定了三年培训计划,2023年《基本医疗与服务技能篇》,2024年《基本医疗能力提升篇》,2025年《基本医疗能力提升进阶篇》;共组织培训课程31个课件、125个学时。三年间,共培训乡村医生6051人次;培训平台共上线学习393787人次;平均每位学员上线学习64.63次。
上海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在金山区廊下镇光明村卫生室调研乡村医生服务的困难及培训需求。资料照片
记者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授予”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的感谢信中看到:2020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上海郊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你们研制了《上海市乡村医生培训大纲》,并开展乡村医生远程教育培训,累计完成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技能、基本医疗诊治与健康管理、基层医疗能力等培训,为提高乡村医生诊疗水平夯实了基础,在深化医疗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头图为授课教师在为上海市乡村医生培训讲课。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