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起?9月22日,商家将268万的翡翠错标成26.8万卖出,在发现问题后,商家联系买家协商,希望对方能取消订单,并寄去价值两万多的檀香摆件作为赔礼,可买家却以已签合同将翡翠转卖,不交付要面临百万索赔为由,强烈要求商家发货,双方闹上法庭,而法院这样判了![舔屏] 这起发生在2022年的案件背后,涉及网络交易中价格错误的责任认定问题,当时杨老板在直播间销售一款缅甸翡翠吊坠,该商品进价成本超过200万元,由于新入职助理操作失误,将商品价格设置为26.8万元,相当于打了一折多。 熟客王某在直播间看到价格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下单并完成付款,整个下单过程用时不到3分钟,显示出对这个“超低价”的敏锐察觉,直播结束后,杨老板例行检查订单时才发现了价格异常。 发现错误的第二天,杨老板主动联系王某说明情况,提出取消订单并赠送价值2万元的檀香摆件作为歉意,然而王某拒绝了这个提议,理由是已经与第三方签订了转卖协议,转卖价格为126万元。 这里出现了时间上的关键争议,根据后来的调查显示,王某与第三方签订转卖合同的时间,正是在杨老板说明价格错误之后,也就是说,王某在明知商品标价有误的情况下,仍然推进了转卖交易并收取了对方的定金。 王某坚持要求发货的逻辑是,如果杨老板不履行合同,自己就要向第三方承担违约责任,面临近百万元的经济损失,而杨老板则认为,王某是在利用自己的标价错误获取不当利益。 一审法院最终做出了折中判决,认定杨老板的标价错误属于重大误解,合同可以撤销,但考虑到王某已经与第三方形成转卖关系,判决杨老板赔偿王某50万元,相当于王某预期利润的一半。 杨老板对判决结果不服,认为王某的行为带有明显的投机色彩,从常理判断,200多万的翡翠以26万出售,任何有经验的珠宝买家都能察觉到异常,王某作为熟客,对市场行情应该有基本认知。 更重要的是,王某在得知价格错误后的行为选择,正常情况下,买卖双方发现价格错误都会协商解决,王某却选择继续推进转卖,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这起案件对电商直播行业具有重要警示意义,对商家而言,需要建立完善的价格审核机制,特别是在直播这种实时性强的销售模式下,更要确保价格信息的准确性,仅仅依靠新员工操作存在较大风险。 对消费者来说,遇到明显异常的低价时,应该保持基本的商业判断,虽然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理期待,但恶意利用商家失误获取暴利的行为,往往难以获得法律支持。 目前这起案件还在二审程序中,最终结果将对类似纠纷的处理产生重要影响,无论结果如何,这个案例都提醒我们,网络交易中的价格错误并非简单的“捡漏”机会,而是需要各方以诚信原则妥善处理的商业问题。 网友热评: “这年头啥人都有!商家标错价能理解,但买家转头就转卖还狮子大开口,这不是明摆着讹钱吗?” “助理是新来的又怎样?人家卡地亚标错价还主动发货了呢!再说了,268万的翡翠说26.8万就卖,买家不觉得烫手吗?” “法院判赔50万已经是网开一面了!要是我卖货,直接甩出监控证明是新人手滑,这锅必须买家背!” “合同白纸黑字签的,商家自己标错价怪谁?做生意讲究诚信,说好的价格反悔就是违约!” “人家买家也是正常交易,转卖合同都签了,现在反咬一口,商家的良心不会痛吗?” “说真的,这事儿就像网购时手滑点错付款,商家能补救最好,补救不了也只能认栽,但买家收了钱还坑商家,确实不地道。” “建议以后直播卖货加个‘价格确认’环节,比如让观众扣1再上链接,避免这种乌龙!” “法院判决可能考虑到双方责任,商家失误在先,买家趁机涨价在后,各打五十大板也合理。” 如果是你,遇到直播间“0.1折”抢到天价商品,会怎么做?欢迎评论区留言。 信源:纵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