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臭午餐事件终于动真格!立案抓人+国企接管,这波操作太解气! 上海家长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一半!9月23日官方再发通报,那个供应500多所学校午餐的绿捷公司,不仅被立案调查,连负责人都被控制了,这波真没糊弄事! 咱先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说清楚。9月15号那天,上海徐汇、闵行好多学校的家长突然炸了锅——孩子说午餐里的虾仁炒蛋发臭,有的吃了直接吐了,学校赶紧把菜撤了,补发的面包配料表全是添加剂。更气人的是,涉事的绿捷公司一开始还嘴硬,说只是"虾仁有细沙",压根没提发臭的事儿。 你说这事儿多气人?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天天吃的午餐里居然有臭东西,家长能不心疼吗?一开始绿捷公司还想蒙混过关,把"发臭"说成"有细沙",这不是把大家当傻子耍吗?幸好家长们没忍气吞声,纷纷晒出孩子的反馈、午餐的照片,硬生生把这事儿推到了公众眼前,不然指不定还得糊弄多久。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绿捷公司可不是小作坊,它供应着500多所学校的午餐,多少孩子天天吃着他们家的饭?想想看,要是这次没被发现,这些有问题的饭菜还得接着端上孩子的餐桌,那后果多严重?孩子的肠胃本来就娇嫩,长期吃这种不新鲜的东西,身体哪能吃得消? 不过这次官方的反应倒是挺给力,没像以前有些事儿那样拖拖拉拉。不仅立案调查,还把负责人控制了,更让国企接管了午餐供应,这波操作算是说到家长心坎里了。国企接管至少能保证食材来源、制作过程能更规范些,家长们也能少担点心。毕竟国企不像私人公司那样,眼里只盯着赚钱,多少得顾着点社会责任,不敢在孩子的午餐上瞎糊弄。 但话说回来,这事儿也暴露了学校午餐供应里的大问题。一个公司能供应这么多学校,是不是存在垄断?平时的监管去哪儿了?难道非要等家长闹大了才有人管?要是平时监管到位,定期检查食材、抽查饭菜质量,哪会出这种事?孩子的午餐可是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总不能每次都靠家长"闹"才能解决问题吧? 现在虽然绿捷公司被查了,负责人也被控制了,但家长们悬着的心还没完全放下。大家都在盼着后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些有问题的食材是从哪儿来的?以后怎么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毕竟孩子的午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得有个长久的保障才行。 这次官方的处理确实解气,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根上解决问题。不能这次抓了人、换了公司就完了,得建立起靠谱的监管机制,让每一份送到孩子手里的午餐都安全、新鲜。只有这样,家长们才能真正放心,孩子们也才能吃得安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上海学校午餐 上海绿捷餐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