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战役接近尾声,蜀军失败已成定局,担任佯攻的赵云不得不率军撤退。 此时的魏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箕谷道中,郭淮叮嘱先锋将军:"蜀将赵云,英勇无敌。汝可小心提防。" "蜀军犹如惊弓之鸟,都督若肯接应,某当生擒赵云。"此人不以为然地笑道。 马蹄声震得山谷嗡嗡响,三千魏军铁骑卷着黄沙往前压。先锋将军张魁拽着缰绳直乐,他这辈子最烦听老将唠叨——什么"浑身是胆赵子龙",当年长坂坡七进七出的传说都传了二十年了,眼下这白胡子老头带着残兵败将,还能翻出什么浪花? 谷道突然收窄得像葫芦腰,蜀军丢盔弃甲的身影就在百步外晃悠。张魁刚要催马提速,前军突然人仰马翻。十几道绊马索从草窠里弹起来,冲在最前头的骑兵连人带马滚作一团。还没等后队刹住脚步,两侧山坡轰隆隆滚下成堆礌石,硬生生把魏军截成三段。 "放箭!"炸雷般的吼声盖过喧嚣,原本溃逃的蜀军齐刷刷转身。张魁抬头看见半山腰飘动的"赵"字旗,那个传闻中该抱孙子养老的老将军披着银甲横枪立马,背对着夕阳像尊镀了金边的战神。 刀光剑影中血花飞溅,张魁这才知道什么叫"浑身是胆"。他眼睁睁看着赵云单骑冲阵,亮银枪挑飞三个裨将跟串糖葫芦似的。魏军前锋被堵在狭窄谷道里,后队让礌石堵得严严实实,两侧山坡箭雨就没停过。有人慌不择路往悬崖边上退,扑通扑通下饺子似的往河里栽。 郭淮带着中军赶到时,正撞见张魁头盔歪斜着往回逃。这先锋官左胳膊还挂着半截断枪头,脸上被硝烟熏得跟灶王爷似的。"不是说生擒赵云?"郭淮气得差点把马鞭摔他脸上。话没说完探马又报,赵云早带着人马从斜谷小道撤得干干净净,临走还在路口石碑刻了八个大字:常山赵子龙,谢君相送。 箕谷这场追击战愣是让魏军折了两千精锐,消息传到五丈原,诸葛亮握着军报直摇头:"子龙这把年纪还这么虎..."转头吩咐把赵云部队的撤退路线画成教材,给全军将领人手一份。魏军大帐里可没这么轻松,张魁跪在帐外领了二十军棍,郭淮连夜给曹真写信:"赵云用兵虚实难测,日后交锋切不可因其年老而轻敌。" 最绝的是后来这事传到民间,说书先生把赵云智退追兵编成了新段子。酒馆里总有人拍着桌子学张魁那句"某当生擒赵云",每回都能逗得满堂哄笑。倒是赵云本人听说这事,摸着花白胡子直乐:"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就是别冲太猛闪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