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村,有个残酷而普遍的现象,光棍越来越多!不光是穷人家的男人讨不到老婆,就是家庭条件好的也讨不到老婆!有的家庭房子建有五六层高,装修得富丽堂皇,很是气派!有房,有车,有存款!这样的条件在城里也能过上小资生活,可是就是讨不到老婆! 咱村老人常坐在村口大槐树下念叨,说以前村里姑娘多,小伙只要勤快本分,媒人能把门槛踏破。现在倒好,放眼望去,二十来岁、三十来岁的小伙一抓一大把,有房有车的也不少,可姑娘的影子都难寻。 不是说农村没姑娘了,是好多姑娘早早就去了城里——有的跟着父母去城里读书,毕业后留在当地上班;有的十七八岁就去南方工厂打工,见了更大的世界,就不想再回村里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了。 你想啊,姑娘在城里习惯了下班能逛商场、周末能看电影,回到村里连个像样的咖啡馆都没有,就算小伙家房子盖得再高,她也会犹豫:这日子是不是我想要的? 还有个挺实在的事儿,现在的姑娘找对象,早不只是“看条件”了。 以前老一辈觉得“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只要男方能养家就行。现在不一样了,姑娘们更想找个“聊得来”的。就拿隔壁村的小李来说,家里三层小楼带院子,还买了辆二十多万的SUV,存款也有几十万,按说条件没挑的。 可相亲十几次都没成,为啥?小李常年在工地上干活,平时除了跟工友聊工价、聊天气,就是刷短视频,跟姑娘见面时,人家说喜欢看话剧,他接不上话;人家说想以后一起去旅行,他说“花钱遭罪,不如在家歇着”。 几次下来,姑娘都觉得“跟他在一块儿没话说,就算有房有车,日子也过得没滋味”。你看,这不是钱的事儿,是两个人的想法、爱好压根不在一个频道上。 再说说农村婚恋里的“老规矩”,有时候也挺让人头疼。有的男方家觉得“我家条件这么好,你嫁过来就该在家洗衣做饭、照顾老人”,没问过姑娘想不想上班、想不想有自己的朋友圈。 去年村里有个姑娘跟邻村小伙相亲,小伙家有房有车,可一见面,小伙妈就说“以后你别出去打工了,在家生娃带娃就行”,姑娘当场就没了兴致——她在城里服装店做店长,早就习惯了经济独立,哪能接受婚后就当全职主妇? 还有的地方,除了彩礼,还得要“三金”“见面礼”“改口费”,一圈下来,就算男方有存款,也得扒层皮,更别说有的姑娘会觉得“这家人太看重面子,以后不好相处”,干脆就不往下谈了。 其实最根本的,是好多农村家庭还没转过弯来,总觉得“有房有车就等于能娶到媳妇”,没想着培养孩子的“软实力”。比如有的小伙,平时不注意形象,跟姑娘见面穿得邋里邋遢; 有的说话没分寸,一开口就问“你啥时候能结婚生娃”,让人觉得不尊重;还有的没什么上进心,觉得“家里有房有车,不用再拼了”,可姑娘想的是“以后日子要一起往前过,他连点追求都没有,咋行?”。 你看,这些都跟“穷”没关系,是没摸透现在姑娘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尊重,是共鸣,是一起把日子过精彩的盼头。 现在农村小伙也难,明明条件不差,却总被“娶不到媳妇”的焦虑围着。可光着急没用,得想想怎么跟姑娘的需求对上。 比如平时多看看书、学个技能,不光能多赚钱,跟人聊天也有话题;比如别把“娶媳妇”当成“买东西”,多听听姑娘的想法,别总拿老规矩压人; 家里人也别总催着“赶紧结婚”,多帮孩子想想“怎么才能跟姑娘处得来”。毕竟,日子是两个人过的,光有房子车子撑不起,得有两个人的心往一处想才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