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全体男性采集DNAicon 据大象新闻icon消息,内蒙古icon锡林浩特icon自9月5日起采集全部男性DNA录入数据库。据称,此举是为完善居民身份信息。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公安局9月20日发布通告,宣布从9月5日起集中采集辖区内男性居民血样并录入本地DNA数据库。官方表示,此举是为了“完善公民身份信息”,并直接关联到个人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办理。 数据显示,锡林浩特市常住人口约35.45万,其中男性18.33万。警方强调,采集工作能提升重大风险防范能力,对防范老人儿童走失、人员身份确认有“重大作用”。 从科学角度看,男性Y染色体具有独特的父系遗传特性,同一家族男性的Y-STR基因座相似度极高,这使得DNA数据库不仅能锁定个体,还能扩展到亲属网络,在刑侦中效率更高。 犯罪统计学显示,近五年暴力犯罪中男性嫌疑人占比超过90%。Y染色体在犯罪现场生物检材中的检出率比X染色体高出42%,这让男性DNA库在侦查中更具实战价值。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是“好吓人,采集生物信息”。人们担心这会像当年电话实名制一样,初衷虽好,但最后个人信息泄露乱象丛生,甚至被用于电信诈骗。 DNA数据远比电话号码敏感。它是每个人的“生物身份证”,一旦泄露,后果终身且不可更改。网民担忧基层执行中的规范问题,以及数据联网后可能遭遇黑客攻击或内部人员窃取。 警方在通告中承诺,采集过程将严格遵循规范,居民个人信息及生物样本将依法严格保密,确保信息安全。并表示仅存储STR非基因序列,实行三级加密管理。 从国际经验看,英国国家DNA数据库的实践表明,仅覆盖5%男性人口的样本库,就能助力破获60%以上的刑事案件。这种聚焦策略的成本效益显然更高。 对于锡林浩特这样总面积达1477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每平方公里24人的地广人稀之地,建立精准的生物信息库堪称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设施”。 这项政策本质上是公共安全精准化与地区治理现代化的一种探索。其理想状态是通过科技强警,为犯罪侦查、寻亲团圆、身份确认等提供强大科技助力。 任何新技术应用都伴生着风险与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在安全与隐私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确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不会偏离初衷。 公众的担忧并非多余。重要的是建立独立监督、透明机制和严厉惩戒,让DNA数据真正用于正义与民生,而非其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